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上海首个获评“上海品牌”的科技类活动,2025年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17日至31日举行。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本届科技节通过六大核心板块推出近2000场专题活动,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青少年科学思维以及展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果三大方向,为公众打造一场覆盖全城的科技创新盛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科学红毯秀”作为上海科技节的核心亮点,今年首次迎来人形机器人与科研工作者同台亮相。XR(扩展现实)技术将实时融合嘉宾动作与创新成果场景,如“大脑宇宙”和“极光幻境”,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科研精神的闪耀。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由上海牵头或参与的五大项目核心团队成员将以方阵形式登场。此外,普通市民首次获得红毯体验资格,体现“人人皆可参与创新”的城市科创理念。
本届科技节特别强化青少年科学思维培养,通过56家重点实验室及大科学设施开放日、48家科普基地优惠活动等举措,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例如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前沿科研场所首次对公众敞开大门,让青少年在真实科创场景中激发探索热情。
作为展现上海科创实力的核心窗口,科技节开幕式当天同步举办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延续“创新·传播·融合”主题,大会将发布2025年科技传播“领航计划”,推动国际科技传播资源对接。通过专题展览、学术论坛等形式,集中展示上海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彰显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阶段性成就与未来愿景。
本届科技节打破传统科普边界,2000场专题活动覆盖科研院所、企业展厅及社区空间。除重点实验室开放外,赛事板块引入AI创意赛等新型比拼形式,媒体科普板块则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扩大传播半径。这种立体化布局不仅让科学触手可及,更构建起“全民参与创新”的城市生态。
本届上海科技节以人形机器人为象征,在红毯上勾勒出未来科创的无限可能;通过科学家精神传承与青少年培育双轮驱动,夯实城市创新根基;借助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果的全景展示,向世界传递上海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自信与担当。这场持续15天的科技嘉年华,既是技术突破的集中检阅,更是全民共享科学之美的价值实践,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为城市注入持久创新动能。
更多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形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