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美伊核谈判进展、地缘局势反复及供需预期调整,国际原油市场近期呈现剧烈波动。WTI与布伦特期货单日最大跌幅均超4%,随后又因宏观数据与供应端消息反弹近2%。这种高波动性反映出当前油市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的脆弱平衡状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油价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特朗普表示与伊朗已接近达成协议,引发市场对供应增加的担忧,导致油价周四早盘暴跌。尽管随后因俄乌谈判进展及美国经济数据支撑部分回弹,但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影响交易情绪。数据显示,WTI期货当日收跌2.42%至61.62美元/桶,布伦特同步下跌2.36%,而SC原油更受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需求疲软拖累,跌幅达3.53%。
国际能源机构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超出需求增长约72万桶/日,主要因OPEC+产量上调及美国页岩油前景修正。尽管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支撑全年消费至1.039亿桶/日,但库存累积压力已显现。报告同时显示,4月全球原油产量同比增加130万桶/日,其中非OPEC+产油国贡献显著。
美联储主席关于加息路径的表态叠加关税政策变化,进一步放大了油价震荡幅度。SC期货较外盘价差收缩超1.5美元,既反映人民币汇率走强对冲效应,也暴露国内炼厂加工利润下滑抑制需求的事实。这种内外盘分化可能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全球定价体系。
新加坡燃料油库存连续三周下降至1939万桶,显示区域供需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高硫与低硫燃料油现货差价走势分化,叠加巴西等国套利船货流入亚洲,加剧了局部市场的价格波动。这种结构性变化或将成为下半年油市的重要变量。
总结来看,当前油价处于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及供需基本面的多重博弈中心。短期看,美伊协议进展与俄乌冲突走向仍是主导因素;中长期则需关注OPEC+增产能力、美国页岩油投资意愿以及中国需求复苏节奏。库存累积预期与结构性供应变化可能推动市场进入震荡筑底阶段,但任何地缘突发事件都可能引发新一轮波动行情。交易者需密切关注供需平衡表调整及宏观政策动向,在高波动环境中把握关键转折点。
更多油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油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