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面板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2025年,面板行业呈现出OLED技术加速渗透、全球产能布局调整以及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等多方面特点,值得深入探讨。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面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在显示技术领域,OLED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在不断拓展面板市场的应用边界。OLED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攀升,2025年预计达到61.1%,其影响力正从手机领域向PC端延伸,成为面板行业新的增长极。据预测,2025年OLED PC(monitor)出货量可达300万台,年增率为49%;2026年将上升至420万台,年增41%。面板厂商们纷纷加大在OLED领域的投入,展示出诸多创新成果。例如,某面板企业展出了旗下技术品牌以及印刷OLED全系列产品,尺寸覆盖从6.5英寸手机到65英寸8K电视等,涵盖多种显示产品。同时,该企业还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屏下摄像OLED笔电显示(14英寸)、全球最低功耗LTPO笔电显示(14.5英寸)。另一面板巨头也展出了30多款由其三大显示技术品牌支持的首发新品,包括OLED智慧驾舱、OLED智能终端显示解决方案等,并将2025年OLED出货目标定在1.7亿片。此外,还有企业展出了用于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的ViP AMOLED技术,该技术在寿命、亮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上有所提升。从应用场景来看,OLED在手机领域的份额已超50%,渗透率较高;而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尺寸OLED应用,市占率维持在5%以下,短期内难以看到进一步提升的趋势,LCD预计仍将是大尺寸面板的主流技术。因此,中尺寸面板市场成为OLED渗透率提升的关键领域,包括笔记本、平板、显示器、车载等领域,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OLED在这些中尺寸产品的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这为面板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产业级机会。
面板行业分析显示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面板厂商们并未放慢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而是加快了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布局。过去,面板产业的全球化主要以核心区域产能辐射全球,如今则更加注重以区域需求为导向,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工厂,实现当地工厂覆盖当地市场,从而达到更灵活的产线配置和本地化服务。某面板企业的印度工厂和越南工厂均已启动,其越南工厂预计在6月份具备量产能力,并在9月份实现整个产品的量产。该企业还计划在未来继续拓展海外布局。这种全球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有助于面板厂商更好地应对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面板行业需求回暖,各大面板企业业绩表现良好,迎来了“开门红”。然而,进入第二季度,市场采购需求出现了回调迹象。一方面,某些区域市场需求下调;另一方面,部分客户提前采购备货,导致阶段性需求波动。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TV市场整体需求相对稳定,大尺寸化趋势也将持续。面板厂商们会根据阶段性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稼动率,以适应市场波动。在价格方面,预计市场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一季度需求旺盛时价格未暴涨,二季度需求有所回调,价格也不会暴跌,整体将保持相对稳定。面板厂商们坚持“按需生产”的策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以应对市场的高峰与低谷。此外,在电视面板投资步伐放缓的背景下,产能并购成为影响供应格局的主要方式。某面板企业正式收购运营了另一家企业的液晶产线,使得全球产能进一步集中到中国大陆。该工厂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有较大改进空间,收购方团队正利用自身管理体系对其进行赋能,期望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改善其成本竞争力。目前,该工厂主要生产TV和商显产品,后续计划拓展产品线,导入部分IT产品,形成更均衡的产品布局。未来,面板行业LCD产能仍有继续整合的可能性,产业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因需求带来的市场波动,但市场本身的稳定发展才是解决波动问题的关键。从消费电子需求来看,以旧换新政策在短期内对需求有明显刺激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基本面才是决定消费电子市场(包括TV、IT、手机等)整体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其中蕴含着技术和产品升级的结构性机会。
综上所述,2025年面板行业在OLED技术的推动下,正加速向中尺寸市场渗透,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同时,面板厂商们通过加速全球化与区域化布局,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动态调整稼动率、产能并购等方式优化供应格局,以实现行业的稳定发展。尽管市场存在阶段性波动,但长期来看,面板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双重驱动下,有望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更多面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面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