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再起波澜,一桩涉及数千万美元的商业纠纷引发关注。大陆资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近日将赫斯公司(Hess Corp)诉至联邦法院,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抬高中游服务费,导致合作油井的非经营权益所有者蒙受巨额损失。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石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大陆资源公司指出,在北达科他州威利斯顿盆地运营的赫斯巴肯投资公司(Hess Bakken Investments)通过与关联子公司赫斯中游公司(Hess Midstream Partners)签订协议,人为抬高中游服务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原油运输、天然气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成本,直接影响了合作油井的净收入分配。大陆资源声称,其作为非经营性工作权益所有者,在483口生产井中的收益因此被严重压缩。
诉讼文件显示,赫斯公司持有赫斯中游公司38%的股份,并通过该子公司控制着巴肯和三叉页岩区的核心基础设施。大陆资源强调,这种股权结构使赫斯能够将上游业务的成本压力转嫁给非关联股东——即包括自身在内的其他权益所有者。例如,本应用于提高油井产量的资金被转移至中游资产的高额服务费,导致合作方的油气净收入比市场合理水平减少数千万美元。
大陆资源估算,因赫斯公司的操作,其被剥夺了3400万至6900万美元的油气生产收入。这一金额不仅涉及历史交易追溯,还可能影响未来合作项目的收益分配机制。案件焦点在于判断赫斯中游服务费是否符合市场公允价值,以及关联交易是否存在损害非控股方利益的行为。
该诉讼已提交至休斯顿联邦法院,若大陆资源胜诉,可能迫使页岩油气行业重新审视关联公司间的交易透明度。此案凸显了非经营权益所有者在复杂股权结构中的脆弱地位,并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加强中游服务定价的审查力度。
总结:能源合作博弈背后的合规挑战
这场围绕页岩油资源分配的法律纠纷,揭示了油气行业上下游利益链中的潜在风险。赫斯公司的交易模式是否构成不当利益输送,不仅关乎数千万美元的财务赔偿,更可能重塑未来能源企业关联交易的监管框架。对于依赖合作关系运营的中小型权益所有者而言,此案将成为评估合作伙伴透明度的重要参考案例。
更多石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石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