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头部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战略双轮驱动下,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深化海外市场布局,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行业招标规模显著回升,叠加多项创新成果落地,企业业绩复苏势头强劲,展现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某龙头医疗设备企业实现海外市场营业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占总营收比重突破22%。公司通过分阶段推进全球布局:短期强化本地化营销和服务体系;中期加速市场覆盖与产品渗透;长期目标则瞄准技术引领和生态合作构建。这一趋势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多家企业将海外市场视为第二增长曲线,例如东南亚、欧洲等区域收入已形成规模化贡献,并进一步向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延伸。
同期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医疗设备招投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7%,行业需求持续释放。某呼吸治疗领域头部企业在北美市场通过战略合作推进产品落地,验证了全球化路径的有效性。随着跨国企业本地化能力提升,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全球性价比优势正转化为市场份额的实质性增长。
2024年,某医疗设备领军企业的研发费用达22.61亿元,占营收比例攀升至21.95%,创历史新高。通过“高端突破+基盘稳固”策略,全年获批上市新产品超20款,其中中高端机型凭借技术迭代加速抢占市场空间。企业已建立覆盖磁体、探测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完整自研体系,在AI医疗影像领域实现源头级赋能,开发出跨产品线的智能化超级平台。
这一研发投入强度在行业内具有标杆意义:某诊断设备厂商推出单机测试速度达1000测/小时的新机型;某IVD企业依托四大技术平台协同优势巩固行业地位。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坚,国内企业在CT、MRI等高端影像设备领域逐步打破进口垄断,产品性能与国际品牌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4年启动的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明确覆盖至2027年,为行业带来长期增长确定性。政策聚焦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推动医疗机构加速装备迭代。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已连续多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专项债发行规模回升与更新项目落地形成双重支撑,某头部企业预计三季度将迎来国内市场需求拐点。在创新医疗器械审评通道支持下,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65个创新产品,政策对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的催化作用持续显现。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支付环境优化和产业链配套成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进入“技术突破-规模效应-利润提升”的良性循环阶段。
总结
当前,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成为驱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双引擎。头部企业在研发投入、海外拓展、政策响应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随着医疗新基建持续推进和全球市场渗透率提升,中国器械企业有望在高端设备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未来,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本地化运营将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路径。
更多医疗器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