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如何在保障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激活数据价值成为各国关注焦点。国网浙江电力创新实践交出亮眼答卷——其《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数据融合应用》项目,在国际权威评选中斩获"202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冠军奖"。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更在促进绿色转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该项目聚焦电力行业数据价值释放与安全平衡的核心矛盾,在政府-企业-电网多维度数据交互中创新应用隐私计算技术。通过构建联邦学习框架和加密传输通道,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数据要素安全流通。这种"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新型共享模式,成功打破传统数据壁垒,使偏远地区居民与中小微企业首次获得平等获取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机会,为消除数字鸿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项目已落地应用于税电融合监管、碳排放精准测算等12个核心场景。在能源领域,通过整合政府能耗指标与电网实时监测数据,构建起动态化的能效优化模型,助力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达18%以上;在政策制定层面,为政府部门提供区域碳足迹追踪分析,支撑"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布局调整。数据显示,该系统运行以来累计支持减排二氧化碳230万吨,推动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提升45%,成为数字化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标杆案例。
项目团队主导制定了两项ITU国际标准——《基于联邦学习的电力视觉检测系统要求与框架》和《电力数据共享系统框架与要求》,填补了全球在隐私计算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空白。通过建立可验证的数据流通规范,既保障国家安全边界,又释放跨境合作潜力。目前该模式已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推广实施,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数字包容性发展优选方案"。
这一创新实践表明:当技术创新与制度设计深度融合时,数据要素就能突破物理和行业限制,在促进经济公平增长的同时守护生态红线。国网浙江电力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全球数字治理中贡献智慧方案。随着更多领域加入这种安全高效的共享模式,我们正见证着一个更加普惠、可持续的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更多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