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核能战略地位提升,核电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焦点。从美股到港股、A股,核电相关个股轮番异动,上游材料企业连续涨停,而中游建造类大盘股却出现回调迹象。这一现象背后既反映了铀资源短缺引发的供给端担忧,也暴露了市场对核能技术商业化进程的投机性押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核电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5月27日,中超控股(002471.SZ)、尚纬股份(603333.SH)等核电上游材料股延续强势表现,实现四连板。港股中核国际(2302.HK)在26日单日暴涨129.78%,成为行情爆发的标志性事件。这一波涨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两大因素:
1. 铀资源短缺预期强化:全球天然铀价格自4月关税豁免政策落地后触底反弹,从65美元/磅升至71美元/磅。市场普遍预计2030-2040年将出现结构性供需缺口,2040年或达1.3亿磅短缺量;
2. 全球核电复兴浪潮:美国近期通过《核能领导力法案》加速小型堆研发,叠加中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全球最大(截至2024年底达102台),推动产业链需求预期升温。
尽管核电概念整体热度不减,但主力资金流向出现显著转向。5月26日板块主力净流入22.86亿元后,次日即转为净流出超30亿元,显示机构投资者开始谨慎。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
多家连板个股的实际业务与财务表现引发关注:
尽管存在投机泡沫,核电行业的基本面仍具支撑:
结语:在博弈中寻找核电产业的确定性价值
当前市场对核电板块的炒作已脱离部分标的的实际基本面,投资者需警惕"概念透支业绩"的风险。从产业链视角看,设备制造环节因直接受益于国内核电审批常态化,具备更强业绩确定性;而上游资源开发和前沿技术领域则更适合长期布局,短期波动可能较大。未来随着全球装机量持续增长,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深度绑定主流运营商的企业将最终脱颖而出。
更多核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核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