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中,深圳展区以“美好生活·深圳创造”为主题强势出圈。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展示,这座科技创新之城构建起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成为第十九届文博会最炙手可热的文化科技交汇场域。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本次展览的核心亮点,由优必选、普渡科技等企业组成的智能交互矩阵,在展区入口处构建出南山区“机器人谷”的产研生态全景。其中数字华夏研发的仿人机器人“夏澜”凭借29个驱动电机与7类共22种表情模块,实现了从情绪识别到方言对话的拟人化交互。这种将生物工程学与AI算法深度融合的技术突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应用场景。
在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体验区,21家领军企业通过四大特色板块打造科技感知新维度:越疆科技的“机器人咖啡师”完成从研磨到拉花的全流程操作;感音科技的空气架子鼓以无实体界面重构音乐交互方式。智能家居展区中,支持98%多语言互译的智能耳机、结合XR技术的AI微短剧拍摄系统,以及噜咔博士等儿童教育机器人,共同勾勒出智慧生活图谱。
在“天桥秀场”创新板块,真人模特与智能机器人组成跨次元表演矩阵。通过动作捕捉与程序控制的精准配合,深圳本土品牌服饰与机械臂动态展示完美融合,展现数字时代服装设计的新可能。同步推出的微短剧观影区与电竞体验区,则以虚实交织的内容生态吸引超万人次互动。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深圳市在文化科技领域的集群效应:从商汤AI围棋机器人提供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到竞速无人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构建起涵盖智能硬件、教育设备、穿戴设备等多维度的技术矩阵。这些展品不仅彰显深圳“软硬结合”的产业优势,更预示着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
当5月28日的阳光洒在深圳会展中心13号馆,这场科技与人文的对话仍在持续发酵。从会说方言的服务机器人到虚实融合的时尚秀场,每个创新展品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相:深圳用前沿技术重新定义美好生活,在数字文明的新赛道上再次领跑。这种将硬核科技转化为生活温度的能力,正是这座创新之都最动人的文化基因。
更多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