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6月6日,在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发布的《数智化时代的环保管理体系白皮书》指出,我国正通过严格的环境监管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塑经济发展格局。当前,企业面临的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持续升级,传统环保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凸显,亟需构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代管理框架,推动环保责任与日常运营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环保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在绿色转型背景下,多数企业仍依赖传统的环保管理模式。该模式存在三大痛点:一是过度关注末端治理,忽视源头控制;二是环保职能定位模糊,跨部门协同不足;三是缺乏智能化工具支持,导致环境数据分散且响应滞后。这种被动监管驱动的状态已难以满足当前严格的环保要求,亟需系统性变革。
白皮书提出,在不盲目扩大管理队伍的前提下,企业应通过“三重强化”实现管理升级:
1. 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将环保责任嵌入生产、运营全流程,避免职能割裂,形成全员参与的绿色责任共同体。
2. 丰富管理要素内涵:整合制度规范、环境数据、风险评估等核心要素,构建动态响应体系。
3.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通过智能化工具实现流程自动化与决策优化,提升环保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这一路径的核心在于推动环保工作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助力企业把握绿色转型机遇。
白皮书创新性地搭建了数智化环保管理流程框架,以基础信息管理为根基,明确数据责任归属与追溯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以下六大核心要素:
该框架强调“责任清、数据明、可追溯”,旨在通过系统性流程设计,实现环保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
总结
在2025年这一关键节点,数智化正成为企业突破传统环保管理模式瓶颈的核心动力。通过构建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并深度融合制度、技术与业务场景,企业不仅能有效应对日趋严格的环境监管要求,更能将绿色竞争力转化为长期发展的战略优势。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响应这一转型趋势,我国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望加速实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更多环保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环保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