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5年海苔进口监管升级 四批次风味产品因原料不符国标被拒

2025年海苔进口监管升级 四批次风味产品因原料不符国标被拒

2025-06-06 17:06:4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行业动态聚焦:海苔品类成进出口质量管控重点

  2025年上半年,我国食品进出口领域迎来多项政策调整。近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未准入境食品名单显示,在海苔等休闲食品进口环节中出现多起不合格案例。根据最新数据披露的4月监管信息,四批次产自泰国的喜马拉雅粉盐风味海苔因原料不符合国家标准被拒入境,这一事件引发行业对原料合规性的高度关注。

  一、2025年海苔进口监管趋严:四批次风味产品因原料问题被拒

  海关总署4月未准入境食品信息显示,四批次产自泰国的喜马拉雅粉盐风味海苔未能通过检验。这些产品由广州恒俞食品有限公司申报进口,主要问题在于其使用的"喜马拉雅粉盐(食用盐)"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根据GB 2721-2015《食用盐》规定,国内标准盐品需满足色白、无异味等感官要求,而该产品所含的天然岩盐因呈现粉色且成分差异被判定为不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涉及的"喜马拉雅粉盐"虽在海外流行作为调味原料,但我国现行法规将其归类为工业用盐范畴。海关总署明确指出,此类原料未经合规转化不得用于食品加工。

  二、海苔品类原料合规要点解析:标准差异与进口风险

  此次事件凸显了进口商对国内法规认知的不足。根据国家标准要求,食用盐必须符合白度≥45等核心指标,而喜马拉雅粉盐因含铁、镁等矿物质形成的天然粉色特征,在感官检测中直接触发不合格判定。

  对于依赖特殊风味原料的企业而言,需特别注意以下合规要点:

  1. 成分溯源:进口调味料应提前确认是否符合我国食用标准;

  2. 标签规范:若产品含非常规盐类添加剂,需在申报时提供完整检测报告;

  3. 渠道限制:非跨境电商模式下,宣称可食用的"玫瑰盐"类产品存在违法风险。

  三、海苔市场现状与消费建议:理性看待原料营销噱头

  尽管电商平台仍可见到标注"富含矿物质"的喜马拉雅粉盐在售,但权威科普指出其实际营养价值有限。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约5克,通过此类产品补充微量元素的效果微乎其微。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选择提示:

  总结:合规是海苔行业发展的关键门槛

  2025年首季度的监管案例表明,我国对进出口食品安全把控持续收紧。对于以风味差异化竞争的海苔品类而言,原料选择与法规适配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未来,进口商需更主动对接国内标准体系,而消费者则应警惕过度营销宣传,在享受产品特色的同时确保食用安全。

更多海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海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