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任集村曾因采煤导致土地塌陷、村民搬迁。如今,这个村庄依托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兼具生态修复与经济振兴的零碳发展道路。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和循环农业模式探索,任集村不仅实现了沉陷水面从“包袱”到“财富”的转变,更将低碳理念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每个环节,成为全国首批零碳村镇试点中的皖北样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采煤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任集村因采煤形成4500亩塌陷水域。通过租赁2509亩水域建设渔光互补漂浮式光伏电站,该村将生态困境转化为发展机遇。项目装机容量达60兆瓦,年发电量可满足3万个家庭全年用电需求,并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20万元租金收入。水面下同步发展水产养殖,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配套建成的35千伏变电站,则保障了新能源电力的高效消纳与扩容空间。
任集村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循环经济链:每年向生物质发电企业输送3万吨农作物秸秆(折合标准煤1.5万吨),既减少焚烧污染,又产生经济收益。同时通过“鹅粪+秸秆堆肥—沼液还田”模式,在塌陷区治理后启动老鹅循环养殖项目,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闭环。目前全村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已达能源消费量的8.5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双赢。
村民参与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超800户,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均节省电费支出,并获20年稳定租金收益。村内推广“光伏+电动车”模式,在公共场所按每50户配建充电桩,构建低碳出行网络。太阳能路灯、沼液灌溉等设施普及,配合红白喜事禁放鞭炮、有机肥替代化肥奖励等机制,使绿色生活成为村民自觉选择。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5万元,较2018年增长近百倍。
总结:零碳实践的乡村振兴启示
任集村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在皖北平原书写了“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生活转型”的协同篇章。其经验表明,乡村零碳发展并非单纯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系统性构建能源供给、产业循环和生活方式三大体系。这种将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与村民参与有机结合的模式,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振兴路径,也印证了绿色低碳理念对乡村振兴的强大赋能作用。(2025年6月8日)
更多采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采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