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进入2025年,全球贵金属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下持续震荡。近期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的风险提示、其他贵金属品种的活跃表现以及国际持仓数据的变化,揭示了当前贵金属市场的复杂竞争态势与潜在投资机遇。本文结合最新统计数据,剖析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价格走势及其背后驱动逻辑,并评估市场未来走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贵金属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6月9日,上金所发布通知称“近期影响市场稳定的因素较多,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要求会员及投资者加强风险防范。这一举措并非因金价单边上涨触发,当日国际现货黄金和期货价格均下跌约1%,黄金主题ETF与相关股票也出现回调。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期贵金属价格震荡,但央行购金行为持续发力。中国人民银行5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黄金储备达7383万盎司,连续第七个月增持,累计增加量超100万盎司。这一趋势凸显了全球央行对贵金属的战略性配置需求,尤其是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核心地位仍难以撼动。
在黄金震荡调整的同时,白银和铂金等其他贵金属表现抢眼。现货铂金于6月初突破1200美元/盎司关口,年内最大涨幅达34%;白银价格则升至36美元/盎司上方,创13年新高,年内涨幅超25%。
供应端收缩与工业需求支撑
全球白银产量因基础金属矿产开采受限而连续下滑,2024年降至2.5万吨,同比下降2%,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数据显示库存已下降至仅覆盖约5个月的工业需求水平。白银/黄金比价目前处于11.2的历史低位区间,暗示其价格存在修复空间。
资金流向与ETF表现
美国市场白银ETF持仓量在6月初单日激增220万盎司,国内唯一白银主题LOF基金(国投白银)同期涨幅超10%。机构分析指出,白银兼具工业属性和贵金属避险功能,若未来更多央行考虑将白银纳入储备资产,其价格弹性可能进一步释放。
尽管黄金ETF在5月出现资金流出(全球减持19.1吨),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6月初黄金净多头寸单周骤增1.32万手至13万手,白银净多头寸同步攀升。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的担忧:
2025年上半年贵金属市场呈现“黄金震荡筑底、白银铂金补涨”的竞争格局。黄金因央行持续增持和避险属性保持战略地位,而白银凭借低库存与高弹性成为资金关注焦点。随着地缘局势演变及政策面变化,贵金属价格波动或进一步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国际谈判进展、央行政策动向以及工业需求复苏节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机会。
(数据来源: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告、CFTC持仓报告、各国央行公开数据)
更多贵金属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贵金属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