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数据更新:美国5月PPI年率录得2.6%,核心PPI同比3.0%创24个月新低,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4.8万
综上所述,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持续缓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温和增长与劳动力市场边际走弱共同强化了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为下半年宏观经济及投资策略提供了关键参考依据。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2.6%,与市场预期持平;环比增长0.1%低于预期的0.2%。核心P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涨幅收窄至3.0%,创自2024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环比增幅仅为0.1%。这一趋势表明,尽管关税政策已全面实施半年,但企业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的压力尚未显著传导,为市场提供了短期通胀风险可控的信号。
从行业细分看,批发能源价格整体稳定,汽油价格环比微涨1.6%,而食品批发价格在连续下跌后反弹0.1%。鸡蛋等关键品类价格上涨1.4%,凸显供应链局部波动对PPI的影响仍需关注。
尽管当前数据未显示关税对通胀的直接影响,但2025年年初以来,美国政府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并针对钢铁、铝等关键工业品征收更高税率。进口商需承担额外税负,理论上可能推高终端商品价格。然而,企业为维持利润率选择消化部分成本,导致价格压力传导滞后。
市场分析指出,若企业持续压缩利润空间以避免涨价,下半年通胀或因需求端疲软而保持低位;但若成本转嫁加速,则可能引发PPI反弹。投资者需密切跟踪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利润率指标,以及关税政策对不同行业的结构性冲击(如汽车、机械等高关税品类)。
同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4.8万,为2024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续请失业金人数跃增至195.1万,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就业市场边际恶化与低通胀环境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数据显示,市场对2025年9月降息概率已升至80%,高于此前的70%。PPI作为预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的关键先行指标,其温和表现降低了美联储加息风险,并为宽松政策提供了空间。投资者可关注制造业、能源等对利率敏感行业的估值修复机会。
从PPI结构看,能源与食品价格波动仍主导短期趋势,但核心通胀(剔除波动项)持续回落表明内需驱动型通胀压力减弱。投资者可关注以下方向:
1. 低敏感行业:如医疗、公用事业等受关税影响较小且需求稳定的领域;
2. 技术升级板块:自动化与供应链优化可能对冲成本上升风险,相关科技股或受益于企业效率提升;
3. 利率敏感资产:若降息预期兑现,债券及高股息股票的估值吸引力将增强。
总结:PPI数据揭示通胀缓和与政策转向信号,投资需平衡短期稳定与长期风险
2025年5月美国PPI数据延续了年内温和增长态势,叠加劳动力市场走弱迹象,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降息预期。尽管关税对价格传导的滞后效应仍存不确定性,但当前经济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政策宽松周期的机会。建议密切关注后续PPI细分领域(如工业品、服务类)的价格动态,并结合就业数据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在控制成本压力行业与受益于低利率板块间寻求平衡。
更多PPI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PPI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