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伊以冲突持续升级,加剧了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6月以来,LPG期货及期权合约波动显著放大,PG2508主力合约自5月底阶段性低点反弹150元/吨后,在6月13日单日涨幅达5.41%,近月合约盘中同步走高超5%。与此同时,期权市场出现极端行情,LPG2507-C-4400看涨期权盘中暴涨超38000%,反映出市场对地缘风险的恐慌情绪与供需基本面的矛盾博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LPG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国内LPG进口量持续高位运行,其中伊朗作为最大供应国贡献显著。截至当前年份统计,2024年全年自伊朗进口LPG达81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2.7%;而2025年前五个月已进口376万吨,凸显其在中东货源中的核心地位。国内供应端压力仍存:液化气工厂检修虽小幅增加,但港口到港船货规模攀升至历史同期高位,商品量处于近年峰值水平。需求方面,燃烧需求受季节性淡季压制,化工端PDH装置开工率预计月底突破66%,MTBE及烷基化油装置开工率同步回升,形成供需弱平衡的复杂格局。
伊朗作为国内LPG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其油气设施或运输路径受阻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当前伊以冲突尚未直接影响到LPG生产与运输,但市场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已推升期权隐含波动率(IV)从6月初低点13.72跃升至峰值38.2。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若伊朗出口实质性中断,其占中东进口总量50%的份额短期内难以替代——尽管美国LPG对华出口占比逐年上升,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及“影子船队”事件后遗症影响,国内买家对其采购仍持谨慎态度。
临近6月18日合约到期窗口期,LPG2507系列期权价格剧烈分化。看涨期权在4350-4550元/吨行权价区间集体暴涨,反映多头对地缘溢价的押注。然而,现货端区域分化显著:山东地区因库存压力缓解初现企稳迹象;华东受镇海炼化二期投产预期压制;华南则因台风影响船期出现短期反弹。市场策略建议显示,在供需宽松与冲突不确定性并存背景下,单边交易需控制仓位,跨期套利亦暂不适宜入场,期权策略可关注波动率收敛机会。
当前国内港口高库存为价格提供短期缓冲,但中长期来看,伊朗-美国两大出口国的潜在供应变量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流。若冲突未对能源供应链造成实质性冲击,则当前高价或难以维持;反之,若生产设施受损或运输受阻,LPG供需格局将面临剧烈逆转风险。
总结:
2025年LPG市场在高进口依赖与地缘政治叠加的背景下呈现显著矛盾性特征。短期价格波动核心驱动来自冲突进展对伊朗供应能力的影响评估,而长期趋势需关注国内产业布局调整(如PDH产能扩张)与国际供应链重构进程。投资者应持续跟踪中东局势、美国出口政策及国内库存动态,在基本面与风险溢价间寻找平衡点。
更多LPG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LPG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