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建材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在生产端,钢厂利润因品种差异显著,中板、线材表现优于带钢;原料端低库存策略持续主导采购节奏;需求端制造业韧性支撑板材消费,而建筑业则面临政策周期切换与资金回款压力。本文结合唐山地区最新调研数据,从全产业链视角解析当前建材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建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6月唐山建材企业生产呈现两极态势:中板、线材、钢坯单吨利润维持100-250元高位,而带钢因下游需求转弱出现亏损(加工至带钢后亏损约30元/吨)。尽管面临环保限产政策,钢厂高炉检修计划未新增。调研显示:
钢厂普遍采取铁矿石12-15天、焦炭3-10天的极低安全库存(港口现货采购为主),且未计划超额补库。6月煤矿复产后,焦煤供应紧张缓解,支撑原料价格趋稳:
1. 制造业支撑板材消费:热卷、钢坯订单天数维持7-15天(环比微降),终端涂镀、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利润改善,推动低库存采购策略;
2. 建筑业需求结构性分化:
3. 出口市场表现疲软:热卷直接出口同比下降,转向镀锌等深加工产品,中东、土耳其市场占比下降;汽车行业订单9月前或回暖(受库存周期影响)。
当前黑色系价格核心矛盾在于:
2025年下半年建材行业面临多重考验:环保限产趋严、建筑业需求收缩与制造业韧性延续形成拉锯,叠加出口订单的季节性波动,价格中枢或温和下移。但“十五五”规划落地后,基建投资方向调整可能催生新需求增长点。建议关注钢厂利润分化下的结构性机会(如线材、中板),及政策导向对建材消费格局的重塑效应。
数据更新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研样本覆盖唐山地区主要钢厂与贸易商。
更多建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建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