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化工行业持续向低碳化、高端化转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乙烯消费市场,正面临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高、区域产能分布不均的结构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沙特合作推进的重大能源项目取得关键进展,为破解产业链瓶颈提供了新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乙烯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总投资达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近日迎来重要节点——重达600余吨的核心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在福建漳州顺利完成吊装。该设备由5000余个精密零件构成,组装精度达到0.005毫米级,在技术指标上刷新了国内同类装备制造纪录。此次关键设备的安装完成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机械装配阶段,为2026年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乙烯表观消费量已超过4800万吨/年,但高端聚烯烃材料、工程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仍维持在63%左右。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亚洲地区新增乙烯产能中仅有17%来自中国本土项目。这种结构性矛盾凸显了国内亟需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化生产来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据测算,古雷乙烯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产出150万吨基础原料乙烯,并衍生出聚乙烯、环氧乙烷等十余种高纯度化工产品。这不仅直接填补国内高端材料供需缺口,更将通过"龙头项目+产业集群"模式带动上下游近2000亿元投资落地。项目达产后预计能降低我国乙烯衍生物进口量约15%,对优化能源安全格局、稳定区域供应链具有战略意义。
从项目建设进程到产业数据透视,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推进折射出我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与广阔前景。随着这一超大型工程在2026年实现投产,其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和技术溢出将加速推动高端化工业务向国产替代方向发展,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乙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乙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