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市场呈现显著复苏态势。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驱动下,ABS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超两成,存量市场终结连续三年的萎缩局面。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等细分领域ABS增速亮眼,而传统车贷ABS则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本文基于最新数据,分析当前ABS市场的核心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ABS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ABS总发行量达9,748.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其中,交易所企业ABS以4,445亿元的发行规模领跑(同比增36%),交易商协会ABN贡献1,734亿元(同比增49%),而信贷ABS小幅下滑至959亿元(同比下降2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1年ABS市场曾达到3.14万亿元的历史峰值,但随后两年发行量持续收缩。2024年虽回升至2.04万亿元,存量规模仍延续萎缩态势。然而截至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被彻底扭转,显示市场供需关系已进入修复新周期。
从基础资产类型看,消费金融类ABS仍是核心支撑力量。上半年发行量达2,301.19亿元,其中消费贷款ABS表现尤为突出,以1,594.40亿元的规模同比激增210%。这一增长与政策鼓励消费复苏直接相关: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及互联网平台纷纷通过ABS拓宽融资渠道,加速信贷投放。
反观车贷ABS市场则面临显著调整,上半年仅发行343.43亿元,同比下降39%,主要受汽车价格战、需求疲软及厂商信贷政策收紧影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不良贷款ABS发行量同比增长54%至234.66亿元,成为银行处置风险资产的重要工具;持有型不动产类ABS(含REITs)也实现38%的增速,规模达391.17亿元,反映盘活存量资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当前ABS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已显现出明确趋势:
传统领域如应收账款、供应链ABS则保持温和扩张(同比分别增18%与5%),而CMBS/CMBN凭借不动产证券化优势实现19%的增长,显示市场对优质底层资产的持续偏好。
综合上半年数据及政策导向,未来ABS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将集中在三个方面:
1. 消费金融领域: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与数字技术赋能,消费贷款ABS的标准化发行或加速,但需警惕过度杠杆风险。
2. 风险化解功能深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将成为银行主动管理风险的核心手段,预计全年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
3. 不动产盘活工具升级:持有型不动产ABS的扩募机制与REITs联动发展,将进一步激活存量资产流动性。
总结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表明,我国ABS市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已实现结构性复苏。消费金融、不良处置及不动产类ABS的成长性显著,而传统领域的调整压力则凸显了行业洗牌的必然性。展望未来,在“盘活存量”与“扩大内需”的双重战略支撑下,ABS市场的功能边界将持续拓展,成为实体经济融资与风险缓释的关键基础设施。
更多ABS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ABS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