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7月,资产证券化(ABS)在金融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互联网小额贷款行业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头部企业通过ABS融资加速布局市场,监管政策优化与业务扩张需求形成双重推动力,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ABS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月至7月期间,小额贷款ABS发行产品数量达50单,较去年同期的31单增长61%;发行总额也从177.12亿元增至363.31亿元,增幅高达105%。其中,互联网系小贷公司成为市场主力,其凭借集团生态优势,在场景、流量及技术层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推动ABS融资规模快速扩张。
近期,包括字节跳动、度小满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企业旗下小额贷款公司ABS项目密集获批。例如,某头部平台旗下的深圳市中融小贷首次获批90亿元ABS额度,其申报的另一项目也在上交所获得反馈;某金融科技公司旗下小贷ABS产品从申报到过审仅用6天,凸显监管效率提升与机构资质认可。
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能力直接受《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根据最新规定,其通过ABS等标准化融资方式的额度可达到净资产的4倍,显著高于非标融资限制(1倍),为头部机构提供了更大资金腾挪空间。
以美团、京东为例,其旗下小贷公司近期提交的ABS申请均获受理或获批,如某平台拟发行90亿元中小微企业专项ABS项目,另一家则计划通过“盛赢3号”系列募集99亿元。这些动作不仅反映机构对市场前景的信心,也印证了ABS作为低成本融资工具的战略价值。
ABS发行门槛较高,需具备稳定资产池、合规风控体系及投资者认可度。头部互联网小贷公司依托集团场景资源(如电商、社交平台)和用户基数优势,能持续输出高流动性的底层资产,从而获得优先融资机会。反观中小机构受限于规模与资质,难以复制这一路径。
监管政策的明确化也在加速行业分化。一方面,ABS扩容为头部企业扩大信贷投放提供弹药;另一方面,合规要求倒逼尾部机构退出或转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超80%的小额贷款ABS发行集中于前五大平台,市场资源向优势主体倾斜趋势显著。
ABS成小贷行业竞争新战场
当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突围的关键工具。通过高效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融资成本,头部机构正强化其在信贷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监管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利好下,未来ABS发行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但行业集中度提升也将加剧“强者恒强”的格局。对于中小参与者而言,如何突破场景限制、优化资产质量以争取ABS准入资格,将成为生存发展的核心命题。
更多ABS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ABS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