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人造板市场调整期深化发展困境与转型路径分析
近年来,人造板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环保政策趋严及消费需求结构性变化的多重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人造板产量同比微增1.2%,但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价格战频发,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ST景谷控股子公司汇银木业近期因民间借贷纠纷引发资产查封、账户冻结事件,成为当前人造板企业生存困境的缩影。
2024年数据显示,ST景谷营收4.47亿元中,其控股子公司汇银木业贡献了87%(3.89亿元),主营高端刨花板和纤维板业务。然而因民间借贷纠纷,法院查封汇银木业主仓库内约5000万元存货及主要银行账户的80万元流动资金,直接影响企业运营能力。被冻结资产占其总存货70%,导致发货受阻、现金流紧张,这一事件凸显人造板行业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2024年行业报告显示,全国刨花板产能利用率不足65%,部分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迫限产。ST景谷在年报中坦言"人造板行业步入调整期,未来洗牌可能进一步加剧"。从终端市场看,定制家具行业增速放缓至3%以下,对人造板的采购议价权显著增强,挤压上游利润空间。同时,2025年即将实施的新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将推动环保板材需求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ST景谷收购汇银木业时约定的2023-2025年累计净利润目标为1.65亿元,但2024年该子公司实际亏损达3245万元。原实控人需补偿1.42亿元却未能履约,最终由控股股东承接债权,反映行业并购后遗症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涉诉借款中最大一笔3720万元形成于2022-2024年期间,说明企业资金链紧张早有端倪。
面对挑战,头部企业正加速推进技术迭代。例如定向结构板(OSB)生产线投资增长超30%,生物基胶黏剂应用率提升至18%。区域市场方面,华东地区因环保限产导致产能向中西部转移,但运输成本增加可能抵消部分成本优势。ST景谷在回复监管问询时提到"未来将优化人造板产品结构",显示行业普遍转向高附加值领域。
2025年人造板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ST景谷子公司的债务危机折射出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与转型阵痛。随着环保标准升级、消费需求分化及产能过剩矛盾加剧,未来三年行业集中度或提升10-15个百分点。企业需在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方能在新一轮洗牌中占据有利地位。
更多人造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造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