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在政策引导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持续增长,但"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发的价格战、流量垄断等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痛点。据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但头部平台通过补贴抢占市场的行为导致38%中小商户利润空间压缩至不足5%,行业亟需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在此背景下,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于近期正式发布《关于联合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市场秩序的倡议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餐饮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倡议明确禁止企业通过低于成本定价进行倾销行为。数据显示,2023年头部平台利用"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算法手段强制商户参与价格战的案例同比增长67%,此类操作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导致行业资源错配。行业协会强调,企业应避免要求供应链上下游承担不合理补贴比例,并坚决抵制"二选一""独家合作"等垄断行为。
在价格竞争乱象中,部分经营者通过"先涨价后补贴""虚构原价"等手段误导消费者,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此类违法案件数量较上年增长41%。倡议要求全行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杜绝因成本压缩导致的偷工减料问题。同时明确禁止以"免单""0元购"为噱头进行捆绑销售或隐瞒附加费用,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要求,倡议督促企业建立常态化合规机制。数据显示,2023年餐饮业因价格违法被处罚的企业数量同比上升34%,暴露出部分主体对法规执行的忽视。建议各经营主体定期开展法律风险排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增强社会监督效能。特别强调需防范"黑公关""恶意举报"等损害行业整体形象的行为。
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倡议倡导建立公平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保障上下游企业合法权益。2024年物流企业数据显示,因账期纠纷引发的合作中断事件同比减少18%,显示行业正在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同时鼓励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如运用AI算法优化菜单结构、大数据分析消费偏好等创新手段,推动从"价格比拼"向"价值创造"转型。
当前餐饮行业发展已进入关键转折期,在政策监管持续加码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背景下,抵制恶性竞争、强化合规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发布的倡议书不仅明确了行业发展的负面清单,更指出了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障消费权益、促进技术赋能,我国餐饮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支撑。(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烹饪协会年度报告)
更多餐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餐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