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6,000亿元,京津冀地区凭借政策与技术优势成为重要增长极。在这一背景下,河北省保定市依托区域数据要素激活战略,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全国智能化转型提供创新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4年4月,保定市获批成为京津冀地区唯一的国家数据标注试点基地,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市近期正式启用的“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和质量测评中心”,通过整合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与行业领军企业资源,构建了覆盖“源数据—高质量数据集—大模型应用”的全链条评测服务体系。据测算,该中心年均可处理超10亿条结构化数据,为政务、金融、制造业等领域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撑,预计带动区域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长超过20%。
作为全国首个实现“京数保标”向“京数保用”升级的试点城市,保定通过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高地,推动数据要素价值深度释放。中心运营数据显示:自2024年试运行以来,已联合近百家生态企业开发智能质检、智慧物流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并完成首批40名专业人才实训。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保定制造业的渗透率已达3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印证了数据要素对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中心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强化人才培育,联合本地高校开展常态化实训项目,并与6家行业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统计显示,2024年保定市人工智能领域新增就业岗位超5,000个,带动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89%。同时,中心正牵头制定数据标注国家标准草案,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10项技术规范的行业推广,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保定方案”。
从市场表现到区域实践,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保定市通过搭建数据处理中心、激活跨域协同生态、强化人才供给等举措,不仅巩固了其在京津冀AI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更为全国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深化,预计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而保定依托数据要素优势,有望持续领跑区域数智化发展浪潮。(本文发布于2025年8月7日)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