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持续提速,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464万公里农村路网,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和建制村。然而,在城乡融合深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公路仍面临技术等级偏低、养护滞后等挑战。为此,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发布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完成30万公里新改建任务,并同步加强安全防护与运输服务提升。这一政策组合将重塑农村交通格局,为城乡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公路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7年完成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重点结合人口分布与产业布局科学规划路线。当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虽已突破464万公里,但路网质量仍需升级,技术等级偏低导致通行效率受限。通过优化路网结构和标准,将优先保障偏远地区通达性,推动农村公路从“村村通”向“高效畅行”转变,夯实城乡互联互通基础。
方案提出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确保技术状况优良路率稳定在70%以上,并同步推进15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及9000座危旧桥梁改造。当前农村地区漫水桥、渡改桥等设施短板突出,直接影响交通安全与应急能力。通过系统性养护和安防升级,将显著降低事故风险,提升运输可靠性,为农产品流通、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稳定支撑。
到2027年,农村地区建制村通公交率需达到55%,并力争实现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当前农村交通仍以个体运输为主,物流成本高、时效差问题制约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客运、货运、邮政资源,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综合服务网络,既能降低流通成本,又能激活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推动公路从基础设施向经济纽带升级。
方案部署路网质量、安全防护、运输服务等八大重点行动,涵盖技术标准制定、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及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例如“和美乡村提升行动”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沿线设施,“助力产业提升行动”则通过公路网络延伸带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政策落地的系统性,更明确了公路发展与乡村振兴目标的高度协同。
2025年农村公路发展呈现“提质增效、安全优先、服务融合”的鲜明趋势,30万公里新改建工程成为核心抓手,配合养护升级和客货邮一体化布局,将加速构建覆盖全域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政策层面通过多部门协同与专项支持,着力破解技术标准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等瓶颈,为2035年建成“优质高效农村公路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这一进程不仅关乎基础设施完善,更是城乡要素流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标志着我国农村公路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
更多公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公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