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行业焦点:东南亚市场突变对全球瓦楞原纸贸易格局的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原纸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演变,菲律宾近期针对瓦楞原纸采取的保障措施引发业界广泛关注。2025年8月1日发布的行政令显示,该国以进口激增威胁本土产业为由,启动临时关税政策,成为继欧美后又一调整原纸贸易规则的新兴市场。这一举措不仅影响区域供应链布局,更凸显全球原纸行业在需求波动下的竞争压力。
根据菲律宾贸工部最新裁决,自2025年8月7日起,所有进入该国的瓦楞原纸需缴纳每吨3438菲律宾比索的现金保证金作为临时保障税。政策有效期为200天,覆盖东盟协调税则编码(AHTN)48051910、48051990和48051200项下的产品类别。这一关税水平较此前市场预期高出约15%,直接推高进口商成本,并可能引发区域价格联动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明确排除了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产品,显示其贸易保护策略的定向性特征。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或促使部分出口企业调整供应链路线以规避关税压力。
为确保措施精准实施,菲律宾规定从免征国/地区进口瓦楞原纸时,必须提交由原产国官方机构签发的原产地证明书(CO),且文件须附加海牙认证或菲律宾驻外使领馆的额外认证。这一流程复杂化将增加贸易文书处理成本,对中小型企业构成挑战。
数据显示,2019-2024年间菲律宾瓦楞原纸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达7.2%,本土产能增速却不足3%。政策制定方认为,进口激增已导致国内产业面临“严重损害威胁”,但行业观察者质疑其数据模型是否充分考虑了疫情后需求恢复的结构性因素。
此次保障措施源于2025年2月11日菲律宾本土造纸协会提出的调查申请,反映东南亚制造业对原材料成本控制的迫切诉求。目前全球瓦楞原纸产能分布中,亚洲占比超60%,而菲律宾作为区域加工中心,其政策调整或将引发连锁反应:
截至发布日(2025年8月13日),菲律宾临时保障措施已生效6天。根据当前条款计算,若以年进口量约40万吨估算,政策期内将累计征收超137.5亿比索税款。
值得注意的是,200天的政策有效期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明确调整窗口期。预计未来三个月内,市场将出现以下趋势:
原纸贸易壁垒升级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菲律宾此次保障措施标志着东南亚市场对关键工业原料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其影响已超越单一国家层面,成为观察2025年全球原纸供应链重组的重要风向标。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在合规框架下优化区域布局,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未来半年内,行业竞争将更聚焦于成本控制、认证效率及多元化供应网络的构建能力。
更多原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原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