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业在新能源加速替代背景下遭遇显著下行压力。动力煤价格较年内高点下跌近20%,焦煤期货价格触及九年新低,行业利润大幅收缩。面对"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国家能源局启动煤矿超产核查,标志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本文通过对比2016年供给侧改革与当前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差异,剖析煤炭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转型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上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2.4%,粗钢产量减少3.0%,叠加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的能源结构转型,煤炭需求持续承压。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年初770元/吨跌至6月低点617元/吨,跌幅达19.87%;安泽低硫主焦煤价格年内最大跌幅18.18%,较2021年高点回落超七成。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于7月启动煤矿超产专项整治,要求单月产量不得超出核定产能的10%,并建立违规产能退出机制。
2016-2018年间:
截至2025年6月:
在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的能源转型趋势下:
1. 产能调控机制创新:建立弹性产能储备制度,在5%-10%区间设置产量调节带
2. 市场化定价体系建设:完善"基准价+浮动幅度"的长协价格形成机制
3. 结构优化方向调整:重点淘汰劣质煤产能,保留优质焦煤资源的战略保障功能
4. 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加快智能矿山建设,将安全环保标准纳入产能核定体系
更多煤炭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炭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