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之际,浙江省以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能源答卷。截至2024年底,全省风光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过50%,标志着浙江从传统“能源小省”向“绿能强省”的跨越式转型取得关键性成果。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电力系统在保障超1.3亿千瓦负荷的同时,实现全域供电可靠率99.9888%的高水平运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面对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与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挑战,浙江省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突破加速能源转型。2024年,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达2136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亿吨;绿电交易规模达到113亿千瓦时,绿证交易超6188万张。重点企业依托“集中式+分布式”开发模式,在滩涂、屋顶等场景规模化布局光伏项目,并推进深远海风电与陆上风电协同发展,形成“海上风电+储能+制氢”的综合能源体系。同时,通过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优化电网调峰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
在电网基础设施领域,浙江率先建成“两交三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跨区域清洁能源高效输送。配网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配电自动化标准覆盖率达51.02%,故障隔离自愈时间缩短至毫秒级,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技术支撑。政策层面,通过建立“电-能-碳”协同评估机制与全国首创的“工业碳效码”,推动企业加速低碳转型,并以“碳达人”行动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浙江省将电网转型深度融入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解决能源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在绿电应用场景中,创新开发“绿电方舟”“候鸟生命线”等公益项目,实现电力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2024年,外来清洁电力占全省用电量超20%,其中清洁能源占比突破50%。未来将深化绿电交易与碳市场的机制衔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作为陆域资源小省,浙江通过土地集约化开发破解空间约束,在盐碱地、渔光互补等特殊场景拓展光伏应用。沿海风电项目结合储能与制氢技术,形成“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链。同时,依托数字化平台精准调控电力资源配置,2024年新能源利用率提升至98%以上,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浙江方案”。
结语
更多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