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某公司以智能驾驶+机器人双引擎重构增长逻辑
在2025年的全球市场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经历战略转型的关键期。作为行业代表之一的某公司,在上半年交出超预期成绩单的同时,其在智能驾驶与机器人赛道的突破性进展尤为引人注目。通过构建“安全+智能”双主业格局,并率先切入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这家企业在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正以全栈技术能力重塑未来产业版图。
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达7.08亿元(增长11.13%)。毛利率提升至18.2%,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同比上涨2.0个百分点至15.9%,汽车电子板块毛利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21.5%。这一成绩源于供应链的系统性重构:欧洲工厂通过中国供应商比价降低材料成本,菲律宾气囊部工厂扩产后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供比例提升,海外区域毛利率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至17.8%。
订单结构持续优化成为关键支撑点。上半年锁定新订单总额达312亿元,其中60%-70%来自新能源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机器人产业布局中,公司通过欧洲市场下半年加速释放的订单(增速显著高于上半年均值)进一步巩固了全球供应链地位。当前滚动订单与销售额已基本持平,显示出高转化率特征。
作为头部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某公司正通过“智能驾驶全栈能力+机器人Tier 1卡位”构建核心期权价值。在智能驾驶领域,其联合开发的L2-L4级解决方案已获超10亿元项目定点,并与芯片企业深度绑定推进域控制器研发。上半年成功完成基于国产芯片平台的高阶域控测试,形成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力。
机器人赛道则呈现爆发式进展:成立全资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领域后,公司快速切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实现机器人头部、颈部及关节部件批量供货,并与智元机器人等国内头部企业展开多维度合作。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某公司为物流配送机器人提供万台级主控板量产支持,其域控制器方案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开发,未来将升级至Thor平台以适配更高算力需求。
通过技术复用实现降本增效成为关键:智能驾驶的硬件架构、软件中间件与机器人“大小脑”系统高度同源,研发资源可跨领域摊销;全球生产基地网络支撑起本地化响应能力,同时测试验证体系直接赋能机器人高可靠性需求。据行业观察,头部企业的供应链验证壁垒已形成显著护城河,某公司凭借特斯拉总成方案等标杆项目,正加速获得产业初期的估值溢价空间。
在2025年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中,某公司通过“安全业务筑底+智能驾驶与机器人双引擎驱动”的战略组合拳,率先实现了传统主业修复与新兴赛道卡位的双重突破。随着毛利率持续改善、订单转化效率提升及港股上市进程推进,其构建的“三重安全垫”(利率环境优化、订单结构升级、现金流健康度)正转化为穿越周期的增长韧性。未来,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量产落地与机器人头部企业深度绑定带来的期权价值兑现,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估值天花板,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标杆级参与者。
更多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