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全球产业升级的热点领域,电池技术创新正重塑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核心竞争力。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1.5万亿美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应用市场,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这一进程中,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快速充放电特性,已成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载具的首选动力方案。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突破,正加速推动电池技术与低空经济场景的深度融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池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某重点企业的低空飞行动力电池已实现320~550Wh/kg的跨越性进展,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超60%。其高倍率放电能力达到9~25C级别,在快速拉升、急转弯等极端飞行场景下可稳定输出动力。安全性能方面,该电池系统热失控边界温度超过200℃,-20℃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95%容量,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解质体系。
企业已率先完成载人飞行器专用电芯的制造符合性审查,并制定明确的试飞计划表。其21700圆柱型电池产品在机器人及高速飞行领域表现突出,单体容量达6Ah~7.5Ah,放电倍率最高可达25C,预计2026年实现日产5万只的规模化量产。同时,304Ah方形储能固态电池已通过车规级安全测试,在-20℃至180℃极端温度区间内保持优异性能表现。
该企业在硫化锂材料领域实现技术垄断,产品纯度达99.9%且粒径控制在5μm以下,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即将正式颁布。其固态电解质研发成果显著:微米级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突破8 mS/cm,超薄氧化物陶瓷膜厚度降至25μm并具备卷对卷生产特性。金属锂负极材料方面,300mm宽幅超薄锂带和3微米铜锂复合带技术已进入量产阶段,为电池轻量化提供核心支撑。
当前固态电池技术正通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多维突破,重塑低空飞行器的动力架构。头部企业凭借覆盖材料-电解质-电芯的全链条优势,在2025年已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随着eVTOL载人试飞和无人机物流网络的加速落地,固态电池不仅将推动交通产业向三维空间拓展,更将在全球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未来3-5年内,具备材料创新能力和场景适配经验的企业将持续引领行业技术迭代与价值创造。
更多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