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东莞以"数据要素×大赛"为契机,通过构建"数据+AI+场景"融合生态,推动工业制造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东莞当前制造产业布局及最新统计数据,解析数据要素如何激活制造业潜能,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制造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名城,东莞已形成覆盖电子、机械、纺织服装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截至2025年,全市拥有工业企业超2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4万家,产业集群规模居全国前列。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东莞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正依托数据要素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
本次工业制造赛道决赛汇聚39支参赛团队,围绕研发创新、智能决策等核心环节展开角逐。数据显示,东莞制造业面临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而通过数据治理与AI技术应用,企业可实现质量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关键场景的突破性提升。
产业痛点与解决方案并存
传统制造业在生产环节中存在数据孤岛、实时性差等问题。某参赛项目通过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台,集成自有数据1790亿条及上下游行业数据360万条,利用AI技术将海量数据转化为"智能员工"。其应用场景覆盖缺陷检测、设备维护等制造质量管理环节,并落地超15个专项应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良品率。
在纺织服装领域,东莞某企业通过MES系统整合AGV运行参数、吊挂路径数据等要素,形成生产全要素闭环控制链。项目实施后,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2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16%,验证了数据要素对柔性制造的赋能价值。
东莞制造业转型成效显著:
然而挑战犹存: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数据安全合规性要求趋严等问题仍需突破。数据显示,东莞仍有约40%的中小企业尚未完成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化改造。
东莞正以数据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1. 政策保障:通过完善数据确权、流通交易等制度设计,释放制造业数据价值;
2. 场景落地:聚焦电子、装备、纺织三大主导产业,打造行业级数据应用标杆;
3. 生态培育:依托大赛孵化优质项目,预计到2025年底形成超10个省级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场景。
东莞以本次赛事为契机,将制造业海量数据转化为核心生产力,为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东莞样本"。数据显示,参赛项目的平均技术成熟度较2023年提升37%,充分彰显了数据要素对制造升级的乘数效应。未来,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东莞有望加速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更多制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