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10月30日9时42分,农牧渔ETF(159275)场内价格下跌1.2%,成交额达174.80万元,基金规模维持2.05亿元。养殖业细分领域呈现显著分化,政策推动与市场供需调整共同驱动产业布局优化。行业核心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产能调整应对挑战,深远海养殖等创新模式加速落地,为未来增长注入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养殖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今日上午,农牧渔ETF成分股涨跌互现。益客食品、梅花生物、罗牛山分别上涨1.01%、0.64%和0.56%,显示禽类养殖与生物发酵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而金河生物、天康生物、蔚蓝生物跌幅均超3%,反映部分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与市场波动风险。当前养殖业产业链正经历产能调整,重点企业需通过技术迭代与区域布局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
政策层面,农业农村部近期强调“十五五”期间渔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广东省湛江市“海威2号”养殖平台2023年建成并经台风考验,验证了现代化养殖设备的可靠性,为未来海洋牧场扩展奠定基础。生物育种领域,转基因玉米推广与行业整合加速,种业企业布局技术研发以应对国际竞争。
生猪养殖方面,行业供应持续增加,但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33%,产能去化趋势或加速。禽类养殖受益于海外禽流感频发,祖代鸡引种受限推高白羽鸡产业链价格。宠物食品内销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出口业务受关税影响有限。动保行业需求触底回升,新品上市与宠物动保市场扩容成为新增长点。
2025年引种量收缩或导致蛋鸡供给趋紧,黄鸡产能处于2018年以来低位,下半年价格中枢有望上移。白羽鸡行业因海外引种下降(祖代更新量同比减少21.78%),景气度复苏可期。养殖业重点企业需聚焦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例如通过生物育种扩面、动保产品创新等强化核心竞争力,同时关注政策导向下的深远海养殖等新兴赛道。
2025年养殖业在供需调整与政策推动下,呈现结构性分化与转型机遇。重点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产能优化及产业链协同,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行业需持续关注产能去化节奏、国际引种风险及新兴技术落地效果,以把握未来3-5年的增长窗口。投资者可借助农牧渔ETF(159275)及联接基金(A/C类:013471/013472)跟踪养殖业指数,重点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等前十大权重股的布局动态。
更多养殖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殖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