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用户对手机依赖程度的不断提升,手机支付将成为用户最为期待的手机互联网应用之一。不过,目前手机支付在中国的现状比较复杂,因为移动运营商、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均参与进手机支付的割据混战,造成支付标准混乱的局面。
随着3G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手机将会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接入互联网的重要工具之一。虽然目前围绕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就功能的完整性、使用的便利性而言和传统的互联网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意味着未来业界厂商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我们消费者也将迎来更多的惊喜!
手机支付推广条件日趋成熟
三大支付类别各有特点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用户规模为3964.9万人,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5578.7万人。从支付交易的规模情况来看,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507.2亿元人民币,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710.6亿元人民币,从这两项关键数据来看,中国手机支付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鉴于目前中国手机支付标准尚未统一,为此,介绍主流的支付方式时需细分为电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三大类别逐一介绍。
首先,从电信运营商来看,三大巨头均对手机支付充满野心。中国移动的RFID-SIM卡由于标准难以与银联统一,需要银行对POS机进行改造,成本高难度大,因此推进进程缓慢,更有消息称中移动会逐步叫停RFID-SIM卡。然而相对来说,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支付业务进展还算顺利,有数据显示总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至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在试行NFC芯片,属于银联倡导的手机支付标准,兼容性高且大大降低更换设备的成本,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手机支付的主流
其次,从银行机构来看,据3G门户联合多家银行发布的《2010年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显示,各家银行都积极参与并看好手机银行的发展前景。从手机银行使用情况来看,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家手机银行便占到了7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通过对2010年金融业务在手机平台的用户使用行为的数据分析,3G门户调研中心认为手机银行等网上支付业务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大热。
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主要代表是手机支付宝,作为支付宝在移动终端的延伸,用户对手机支付宝的认知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在手机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继续领跑,而财付通、Paypal等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手机端则还有较长的路要摸索。
希望手机支付更便捷
据3G门户《2010年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显示,手机用户希望使用手机支付业务时能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同时,用户希望手机支付应有额度限制,1000元以下为宜。另外通过3G门户对手机支付用户和潜在用户调查发现,37.8%的用户认为手机支付的额度限制最好在500元以下,20%的用户认为应当在1000元以下,仅13.5%的用户认为支付额度应当无限制,10.7%的用户认为应根据自己需要设定额度。
总的来说,受访者希望使用手机支付的额度略低为宜。
据3G门户调研数据显示,在各种手机支付方式中,用户最喜欢的手机支付方式是手机银行,占比达35.80%,同时,26.90%的用户选择电信运营商手机钱包,这与电信运营商近两年时间强力推进手机支付业务强相关。另外,从用户对手机支付的态度来看,37.80%的用户选择直接支付更为便捷,41.00%的用户认为第三方支付更为便捷。此外,用户使用手机银行支付时,选择小额支付居多,200元以下占62.1%。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支付1000元以上的用户已达到一成,相比2009年比例增长较快。
由此可见,随着交易安全的完善和手机银行的普及,客户单次支付额度有望大幅增加。我们预计,随着手机支付业务的推广和发展完善,手机支付业务将遍地开花,发展前景广阔。
手机安全,机会与风险并存
手机上网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终端的大量出现,也开始对手机安全保护问题的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在这一市场上,尚未出现市场绝对领先者,也正因为如此,手机安全市场的未来存在很多可能。
贴合用户才有竞争优势
据了解,目前我国手机安全的激活用户为6211万,预计到2010年底将达到7800万,日活跃数为3800万,但这一数字与国内手机用户的保有量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也成为推动手机安全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市场供应方的情况来看,目前在国内的手机安全市场,网秦等较早涉入着占据着比较靠前的市场份额,但随着360、卡巴斯基、金山、瑞星、江民等传统安全领军企业的进入,手机安全市场未来几年也可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变局。
安全问题催生市场机会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手机应用的日渐普及,手机早已不仅仅是通讯终端,还承接了许多电脑的功能。由于用户对手机依赖度不断提升,因此,手机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阻塞网络通信,以及恶意扣费等手机安全问题也日渐引起手机用户的关注。
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目前手机暴露出的安全性问题还不像计算机那么直接、严重,因此用户对手机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仅有25%的用户会担心手机安全问题。但即使如此,目前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垃圾邮件、垃圾短信等问题已经开始对用户形成滋扰,并且催生了不少用户对于手机安全的初步需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还显示,有81%的手机网民曾经遇到恶意骚扰,同时恶意扣费事件的发生率也接近50%。近来央视曝光的手机僵尸网络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移动互联网为应用目标的智能手机目前正在成为黑客牟利的新兴工具,在这种威胁下,手机安全市场的机会已经出现。
更多手机支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手机支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