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平板电视产业新的投资风暴

平板电视产业新的投资风暴

2011-01-01 13:59: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了解,自经过2009年年底的3D电影《阿凡达》上映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3D转播后,3D电视的概念逐渐为消费者所熟悉。而在专业人士看来,3D电视的出现可称为彩电行业第三次技术升级的临界点,前两次分别为彩色革命和大尺寸革命。康佳集团副总裁兼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穆刚告诉《IT时代周刊》:“这次升级比前两次更加猛烈,它集中了技术创新、体验内容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三大因素。”

    日前,康佳集团在深圳高交会上一举推出4大系列、20多款智能3D电视新品,希望赶在春节销售旺季之前进入3D电视竞争状态。同一时期,创维集团也加入战阵,推出“创维酷开智能3D电视”;它还同时宣布,“明年3D电视将占到创维彩电销售量的20%以上”。另外,海信和长虹等都推出了3D电视新品,谋划2011年的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国产彩电发力3D电视既是为顺应潮流以保卫日渐稀薄的利润率,更是为下一轮3D竞赛全面布局。但是,由于受片源、价格、欣赏体验等因素的制约,3D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桎梏,如何改善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将是中国彩电厂商们必须面对的考验。

    集体行动

    日前,一直处于升势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走到了拐弯点。

    由于国内平板电视在2009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相当一部分刚性需求在此期间得到了释放,虽然2010年有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但是平板电视市场依然出现了下滑。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出现了2%的负增长,而同期日本平板市场增长了62%。

    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销量的负增长让彩电行业整体陷入库存危机。为扭转颓势,彩电厂商们都在寻找一个有竞争力的新兴产品。DisplaySearch中国区市场总监张兵表示,“之前有互联网电视、LED液晶电视的探索,但市场情况证明了这些产品都难以成为CRT完全的替代产品,而3D电视可给市场创造全新机会。”

    彩电厂商们很快掀起的3D电视热潮证明上述观点所言非虚。家电调查机构中怡康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D电视的普及速度比LED电视和互联网电视要快很多,仅用19周时间,市场普及率就达到了1.5%。市场行情甚至在2010年中秋节至10月10日期间出现一波小高潮,全国100个主要城市3D电视零售量突破2.1万台,当仁不让地坐上了彩电市场增长速度排行榜的头把交椅。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对此表示,“中国平板电视市场要走出负增长,3D电视将是最重要的武器。”

    有业内人士介绍,3D电视的迅速增长,首先源自它给消费者带来的震撼、真实、立体体验。穆刚指出,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3D电视正在取代LED液晶平板,成为彩电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

    全盘比拼

    当国内品牌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时候,外资品牌也在3D领域加速抢夺份额。
 
    并且,由于外资品牌在市场投放上抢先了一步,国内3D电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已被三星、索尼等洋品牌占据。
    有数据显示,三星的3D电视在全球市场已销售出100万台,中国市场为其贡献了相当一部分业绩。索尼则打造了“完善3D电视产业链布局”———向消费市场陆续推出了具备3D功能的电视机、蓝光播放机、数码相机,以及3D蓝光电影等丰富的产品和内容。目前,包括索尼在内的日本企业早已通过行业内外整合,快速构建覆盖全环节的产业链,而这种产业架构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一旦建立优势将长久获益,并将在3D电视的产业整体切换中得到全面释放。

    国内厂商与它们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据了解,3D电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不仅仅是一个接收终端,更是覆盖3D内容制作、传输、存储以及外接设备的全方位产业链,它包括家电、广电、游戏、电影、软件等方面,完全超越了电视机单品制造的范畴,而国产彩电与洋品牌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有分析指出,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内容建设还是在终端硬件设备上都没有掌握核心,且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协作链条。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电子产品的盈利期是在产品推出前期,而不是后期,国产品牌与外资相比主要是技术上的滞后,提前抓住3D电视技术的关键,将尤为重要。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平板电视时代,谁掌握了面板技术或面板资源,谁就能掌控整个产业的发展,但在市场进入3D阶段后,形势发生了完全改变。随着3D电视的兴起,原有的彩电产业链被迅速拉长,以面板资源为关键环节的竞争将让位于围绕内容展开的3D全产业链竞争。国产彩电必须要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限性,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在产业链上的定位问题。

    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3D产业领域,除了康佳免费提供200多款应用软件、2000多个体感游戏在内容上对用户实现支撑,其他的国内彩电企业还只是把3D作为一项电视附加功能,没有考虑从内容运营方面提供支撑。这在业界专家看来,如果中国彩电业还继续保持这样的产业形态,则有可能会迅速走向边缘化,被日韩企业远远地抛开。

    两大绊脚石

    3D电视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它要从大屏幕市场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还任重道远。

    另外,3D电视缺乏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规范产业链各环节。目前,在各大彩电企业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整个行业显得混乱而无序。

    有业内分析认为,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将是引导3D电视产业健康发展的大前提。但是,现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还没有形成业界公认的共性技术标准体系。

    据悉,在高清3D电视涉及的3D技术标准的比拼上,日韩、欧美多家公司都是各自为战,这本可给予中国彩电行业一机会,但是,国内由于存在引进、自主开发并存态势,情况复杂,我们不仅仍在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并且我们也因此深受其害。国内3D内容在影片格式、传输协议、压缩解码方式,以及画面呈现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

    无疑,3D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内容之外的又一巨大的“绊脚石”。

    市场上的3D电视产品亟须进一步成熟,以解决观赏时需要佩戴专门眼镜,由于长时间观看造成眼睛容易疲劳等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3D电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显示终端,它带来了3D影视制作、3D游戏开发等一整套新的盈利模式。如果不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就急于向市场普及,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减少了以后的发展空间。”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在追逐国外彩电的同时,困扰国内3D电视发展的还有片源少的问题。由于制作3D电视节目需要购买大量全新的3D摄像器材,而且传输3D节目需要对现有的广播和宽带网络进行升级改造,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3D电视用户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时,广播电视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也只能持观望的态度,最终形成了3D节目的匮乏。反过来,消费者高价买来的3D电视又面临着无节目可看的尴尬,这成为了限制3D电视销售的致命障碍。

更多平板电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平板电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