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平台型电商正在加大对广告营收模式的探索。2010年底,京东推出广告平台。内部数据显示,京东商城今年广告收入近2亿。此外,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程峻怡11月28日表示,京东商城开放平台广告系统将于明年初推出,将采取消费者欢迎度和竞价的付费模式。这意味着,京东商城正加速流量变现进程。
在国外,亚马逊正在试水网络广告业务。Baird Equity Research分析师预计,亚马逊今年可以产生5亿美元到1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虽然这个广告收入水平无法让亚马逊与谷歌(微博)相提并论,但对于一家主业是销售商品的公司来说,1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已经相当可观。更何况,亚马逊在网络广告领域才刚刚起步。
平台型电商获取流量、用户的能力强,成为流量经营的场所。在电商领域,广告将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当当、京东去年开始尝试广告业务,但力度不够,今年明显感觉到大家在做流量变现的方式。对于大流量的平台型电商,流量变现将是核心的商业模式之一。
今年以来,淘宝、京东、当当涉足游戏联运业务,凡客与小米合作,唯品会 收取商家促销费用等,皆是流量变现的手段。由于B2C商业模式主体是购销,广告收入不会太大比例。即便如此,仍将对电商营销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对于商家,多了一种营销选择,整合营销的复杂性增高。对于品牌商,并不关心在哪里卖东西。哪里有用户,就在哪里做营销。过去,品牌商只需考虑线上线下营销如何协同,现在线上营销需要考虑平台商与官网之间,平台商与全网之前如何协同,如果做不好将产生互博。
其次,对于独立营销平台,面临和平台型电商的竞合关系。假如京东的变现能力比独立营销平台大,很多商家预算会直接转移到平台型电商投放,对我们是一种挑战。谁都愿意商家直接投放在我们自己平台上,而不是通过京东,间接投放在我们的平台上。这是一种微妙的格局。 京东开放平台上线后,相信将与我们沟通紧密合作模式。
一些商家在淘宝、天猫、京东做广告投放(包括效果广告),京东会将他们的广告投放需求集中起来,再通过亿玛等营销平台,去做分散新投放,营销链条在变长,价值链在变得更加开放。也就是说,京东等平台上扮演“批发商”的角色,亿玛等营销平台扮演“零售商”角色。作为独立第三方,机会和优势在于发挥数据整合性、流量规模性、技术精准性,提高整合效果营销服务水平。
更多网络广告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网络广告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