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饮料包装业遭遇“黑天鹅”

饮料包装业遭遇“黑天鹅”

2013-01-01 10:00: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根据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

  有效机制,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切实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可见,管理层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愈发显现。日前,某网站检测出部分饮品的塑料瓶体中存在重金属锑,尽管各大研究机构对此尚无定论,但该消息的爆出令食品安全问题再度跃然纸上。

  饮料包装业再遇“黑天鹅”

  上述网站对常见的12个品牌的饮品和调味品的塑料瓶体进行了检测,发现采用PET材料制成的瓶体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属锑,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产品。而HDPE和PP材料制成的瓶体则未检出锑。这则重磅新闻在3·15之前爆出,毫无疑问将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涉及品种包含不少名牌产品,又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该事件可能成为2013年的又一“黑天鹅”。

  不过,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3月8日指出,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并非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同时公布的数据未标明单位,不具有科学性,不能作为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同时指出,塑料食品包装容器生产中使用锑催化剂的生产工艺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和认可。目前来看,锑在塑料瓶体中的残留是确实存在的,但这种锑残留对健康是否有害尚无定论,研究机构对此也众说纷纭,这与上次白酒的塑化剂事件刚发生时颇为类似。

  PET包装再受打击

  此次上述网站的检测结果有9个PET材料的塑料瓶均检出锑。锑可用作PET生产中的缩聚催化剂,锑会刺激人的眼、鼻、喉咙及皮肤,持续接触可破坏心脏及肝脏功能,吸入高含量的锑会导致锑中毒,症状包括呕吐、头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死亡。虽然至今尚未出现因吸入过量锑而染上肺癌的个案,但仍不排除其对人体的潜在危险。2002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对水中锑含量和日摄入量应小于0.86微克/千克每日。日本限定宝特瓶中的锑含量应小于200ppm,对热灌装用的饮料,则禁用含锑的宝特瓶。欧盟则规定,食品中的锑含量应小于20ppb,环保级PET纤维中的锑含量不得大于260ppm.

  此外,PET包装在前一次白酒塑化剂风波中也被爆出高温情况下会析出塑化剂。研究表明,PET耐热可至70℃,但使用超过10个月,便可能释放出DEHP等塑化剂,加热无疑也会助长塑化剂析出的可能性。虽然饮料的温度一般不超过70度,但是重复使用以及汽车夏天高温等因素都有可能使PET包装跟塑化剂联系起来。

  包装产业面临大洗牌

  据了解,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包装产业总产值可望突破 6000亿元,每年平均增速约维持在16%的水平。以产品分类,中国纸包装制品产量到2015年可达3600万吨,塑料包装制品946万吨,金属包装制品 491万吨,玻璃包装制品1550万吨,包装机械120万台套。预计未来循环经济将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包装废资源回收利用将实现产业化、绿色包装材料将获得大力开发和发展、包装基础工业也将加快发展。此次PET包装爆出的事件,无疑会对塑料包装制品形成打击,对纸包装金属包装等行业产生一定的利好作用。

更多包装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包装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