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有望10月亮相 房产税扩围是重头戏

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有望10月亮相 房产税扩围是重头戏

2013-01-01 10:30:5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出台房产税就是一个相对长效的方法,至少会对市场看涨的预期有所打压”。

  有消息称,有关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初步草案,并在有关部委、协会等小范围内征求意见的消息。有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具体方案或许在10月份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亮出眉目。

  针对这一消息,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长效机制的草案肯定有了,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设部、国土部以及财政部等部门都会参与。”

  不过,建设长效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效机制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何完善住房制度、调控的机制、财税制度以及住宅产业化等问题。并且,长效机制会对现有的财税体制、土地政策、金融体制都会有所改革。

  对于长效机制什么时候出台成型的问题,朱中一说:“长效机制没有五年时间难以出台,并应当在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实时更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产税扩围极有可能是长效机制建设的重头戏。

  房产税扩围势在必行

  财政部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分析》显示,1-6月,全国房产税完成征收822.30亿元,同比增长1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19.1个百分点。房产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4%。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收入增速回落,交易环节的税收收入增长较快。

  房产税有关优惠政策及土地购置面积负增长使得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收入有较大回落。分析指出,房产税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二是政策性减收因素。

  房产税扩围的基调早已定下,但扩围的时间表以及具体方式,决策层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于是,杭州房产税试点方案在出台前夕被临时被叫停。

  关于房产税推进工作,财政部多次“放风”;由于杭州房产税试点前被叫停,再次引发一轮热议。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成为扩围难推进的主要因素。

  经过重庆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试点,已经形成两大共识:一是房产税征收具有必要性,二是房产税的扩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也表示,房产税的扩围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已经不存在问题,主要还是看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该是考虑到房产税一旦实行,会对当地楼市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所顾忌。

  需建立一套公正公平的体系

  政府的意图是让现有对房地产市场过多干预的行政政策退出,而更多地利用经济杠杆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当然这种意图是正确的,但当前的问题是,中国房产税征收基础条件不成熟,如果仅仅是像上海及重庆那样的试点,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并且还会增加房价上涨预期。

  征收房产税不是可“一了百了”的事情,而是要建立起一套公正公平的房产税体系,既要包括对过多持有住房的累进税制,也要包括对弱势民众的房产税减免条例。而这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基础,包括建立公开透明的住房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共决策的方式来设立相关的法律。

  我国对住宅开征房产税的城市数量在未来3-5年会逐渐增加,但实质会较为温和,以增量、非首套房征收为主。至于房产税扩围的方向,或许并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房产税的改革可能从中小城镇开始。

  大城市是政府把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把房子卖给老百姓,买房者的资金通过开发商的渠道最终进入政府,政府再拿钱建设基础设施。但小城镇不能依靠土地出让金,因为小城镇的土地大部分是集体建设用地,不能流转。必须改革农房建设机制,通过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的体制,在镇区规划农房新区。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中央财政支持机制,集聚人口和资本,带动小城镇建设。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