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故宫将提高旺季门票价格 淡季设免费开放日

故宫将提高旺季门票价格 淡季设免费开放日

2014-01-01 10:07:11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13年未调整的故宫门票价将进行调整。昨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就“票务政策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召开研讨会,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票价调整拟进一步加大淡旺季票价价差,适当调高旺季门票票价,降低淡季门票票价,具体价格调整方案在经过深入研究后确定。

  故宫票价13年未调整

  据单霁翔介绍,10年间,故宫游览人数由7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目前故宫门票价格为: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每张60元/人;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每张40元/人。

  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现行门票价是2002年制定的,至今已有13年未调整。

  查看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5年中国户外鎏金文物保护涂料(Ⅲ)行业市场调研与战略规划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票价调整不是立足于涨价

  对于票价调整,单霁翔说,这次票价调整不是立足于涨价,而是立足于怎么更合理,让更多人受益。此次拟通过票价调整,进一步拉大淡、旺季价差,引导观众能够错峰参观,减少旺季故宫人流,避免因参观人数过多给古建筑群、文物藏品和观众安全带来风险。故宫的参观者大多数是最基层的普通人,很多人来趟北京不容易,不能因高票价挡住他们。

  昨日参加研讨会的包括志愿者、旅游公司等各界人士。单霁翔表示,该票务政策调整方案还要进行几轮研讨之后才能最终达到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 观点

  支持方

  上调旺季票价可控制客流

  “连续9年每周来故宫一次,每年增长的客流给文物和游客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减少大批参观者无序进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涨价。”志愿者苏力第一个发言,她认为在没有其他措施的情况下,提高门票票价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护故宫文物的方式。

  与她观点一致的是一位媒体代表,这位媒体代表认为,旺季上调门票价格,用这个控制客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支持价格上涨,举个例子,北京地铁从 2008年奥运会开始,票价定在2元,现在地铁网络庞大,为什么奥运会之后,地铁票价一直不上涨,我认为这点跟故宫有点像。”这位代表表示,故宫代表着北京的面子,不能带头涨价,实际上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应该用价格调控市场。

  反对方

  旺季限时降价可自然分流

  另一方,很多代表则不赞成涨价,理由是故宫实行淡旺季门票多年,并未达到目的。进一步拉大淡旺季门票价差,未必可以增强效果。

  一位市民表示,不赞同以简单的一刀切价格来疏导游客的数量,事实证明,2000年实施淡旺季门票价格以来,门票价格没有起到分流游客的作用,游客还是逐年在增加。在解决淡旺季游客的问题上,应该在门票上采取一些办法,增加一些分流的功能。现在90%的游客都集中在中轴线游览,而其他的东西景区游客很少,是否能在旺季的时候,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流客人,在线路上增设一些小礼品,让游客按照规定路线去游览,尤其在“五一”、“十一”高峰期,还可以推出限定时间游览,当游客按照规定时间游览完毕,给游客相应的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与这位市民观点相同,身为导游的苗柔柔则认为,用价格调控流量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暑期以及“五一”、“十一”节假日是国家政策规定的,作为游客没法选择,这期间游览故宫的需求都是刚性需求。高或低20元的影响不大。对于如何在旺季分流,她建议借鉴法国卢浮宫每天下午三点后降价一半以上的做法,“旺季时段限时降价,从而自然‘挪峰’。”

  来自国旅总社的张晖表示,如果没有限流、预约,放任自流,游客都积在那儿,始终都是个问题。他认为网上预约和分流,是个很好的措施。在黄金周时段实行网上预约,在旺季限时降价。“有计划地出行,是倡导分流的方向”。

  ■ 追问

  票价怎么定?

  门票调价将进行听证后确定

  单霁翔表示,首次研讨会后会将所有意见和建议筛选整理,认为可以采纳的将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以后再开一个咨询会,听听大家意见。“那个时候就会把大家的意见具体化”。

  单霁翔说,下次的咨询会,会将如何免费开放、如何半价开放几个热点问题制定出两三个方案,获得一致或大多数同意的方案再开一次咨询会。根据程序,故宫票务政策要通过听证会等系列程序之后才能最终确定。

  《北京市价格听证目录》也明确,“主要园林景点故宫、十三陵、八达岭、颐和园、天坛门票价格”需进行听证。

  为何调票价?

  “削峰填谷”适当分流游客

  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是当今世界上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而且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超过1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令故宫不堪重负。

  单霁翔说,近年来,故宫就如何疏导超量观众流、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环境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多项举措已经逐步实施。如增加售票窗口,减少排队拥堵现象;启动客流监测系统,实时掌控流量分布精确疏导;扩大开放面积,优化参观路线以疏散观众;实行闭馆制度,保持古建筑文物健康状态和改善参观环境等。但还是时常担忧参观人数过多给古建筑群、文物藏品和观众安全带来风险。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全年接待量分布不均,观众量在淡季与旺季分化非常明显。在以前“五一”和“十一”都实行七天长假时,故宫博物院每年的观众流量曲线图上呈现出“双针一峰”图形,即“五一”、“十一”两根针,暑期一座峰。

  2011年,故宫共接待观众1411余万人次;2012年,共接待观众1534余万人次;2013年,共接待观众1456余万人次。其中,单日观众人数最高突破了18.2万人次。

  单霁翔说,相关数据表明,合理配置参观时间,有效削峰填谷,调整现行票务政策,在特殊时段采取适当分流措施是故宫博物院亟待解决的难点。

  为何不免费?

  票款作为非税收入上缴国库

  2008年1月23日,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通知》。该通知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实施范围做了如下规定:“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其中,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继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

  单霁翔表示,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故宫博物院的门票收入作为非税收入直接上缴国库。目前故宫博物院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运行模式,收到的门票款故宫博物院不能使用,故宫事业发展需要的费用由故宫博物院单独上报财政预算进行申请。由于门票收入并未直接列支,所以支出与门票收入并无直接关系。

  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的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2013年故宫博物院获得国家财政拨款5.55亿元。所有经费使用都服务于故宫文化遗产的安全和保护,以及在此前提下的文化传承与弘扬。经费投入的对象包括“平安故宫”工程、古建筑保护维修、院藏文物保护修复等多个项目。

更多文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文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