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14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国标缺失致车主投诉无门

2014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国标缺失致车主投诉无门

2014-01-01 11:34:3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安全气囊,这一关键时刻事关车主生死的配件,却也成了去年投诉的关键词之一。据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安全气囊是设置在车内正副驾驶位,车内前排、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如果发生碰撞,充气系统可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从而使车内人员免受正向碰撞所产生作用力的冲击,大约在一秒钟后,气囊就会收缩,因此不会妨碍车内人员的行动。安全气囊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气囊、传感器和充气系统。

  汽车投诉网显示,2013年共接到涉及安全气囊投诉案例为118宗,而其中因事故正面撞击但安全气囊未弹开的案例达40宗,在这40宗安全气囊未弹开的投诉案例中,日韩品牌以18宗占比达45%;其次是自主品牌的16宗,欧美品牌只有6宗。

  阅读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安全气囊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据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涉及安全气囊召回的汽车约460万辆,涉及丰田、宝马、通用、本田、日产、马自达、现代、奔驰、大众等品牌,其中,丰田的召回次数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中国地区的召回车辆仅4.5万辆左右,不到全球召回数量的1%。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多有关安全气囊的召回都绕开了中国市场,原因是中国目前在安全气囊评价标准上几乎“一片空白”,而美国、欧洲、日本在安全气囊方面早已有相应的立法。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2月28日做出回应:我国已经制定发布了三项安全气囊零部件产品国家标准,但对于安全气囊评价标准,尤其是在整车匹配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方面,仍需要补充大量的基础试验数据,质检总局在相关科研项目中,已经安排了专门经费对这方面标准研制工作予以支持。

  厂家推卸责任

  在2013年投诉的40宗正面撞击安全气囊未爆案例中,累计死亡人数近10人,伤残近50人,而目前仅有7宗案例得到企业的补偿,8成案例未得到企业的任何补偿,且企业的答复几乎都是“撞击点不对、力度不够”,遭遇意外的车主家属仍在艰难维权当中。

  2013年11月2日2时12分许,深圳的车主驾驶长安马自达3轿车在深圳宝安大道福永新和路口人行天桥路段时,车头与护栏发生严重碰撞。现场护栏受损、车头受损、人员当场死亡。车主亲属表示,气囊未爆开而少了一分安全保护,导致铁管直接伤到驾驶员头部及胸部当场身亡的事故。对此,厂家的回复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车辆本身无关,“车辆碰撞程度达不到气囊展开的条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14年1月1日下午13时15分,王先生驾驶雪佛兰新赛欧途径淮徐高速时,不慎在高速上急打方向盘致使车辆正面撞击路面护栏,造成车辆前部严重损坏,而安全气囊未打开。上海通用4S店的回复同样是“由于没有碰到所谓的撞击点”。

  一位4S店售后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安全气囊没有弹出的情况分很多种,有的是软件出了故障,有的是碰撞位置、方向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伤害,所以没有弹出。如果是软件故障,到4S店做一下测试即可。”

  事实上,究竟有没有达到厂家所谓的“撞击点”,国内并没有相关标准,致使车主投诉无门。

  除了出现紧急事故时安全气囊未弹出,还有32宗安全气囊故障灯长亮的案例、4宗安全气囊无故弹出的案例,另外还有42宗安全气囊游丝、安全气囊感应装置失灵、安全气囊挡板脱落等故障的投诉。

  企业自定生产标准体系缺失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关于安全气囊的生产标准事实上只有两个,即:什么时候打开、什么时候不打开。此外,虽然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但各个厂家会根据各自供应商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标准。”

  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在欧美国家,针对安全气囊有一个专门的“黑匣子”,出事故后可以通过“黑匣子”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从而判断是谁的责任。

  广东省惠州市一位安全气囊供应商告诉记者:“生产的标准一般都是厂家给的,我们只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至于涉及哪些标准,该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

  除了生产环节的标准,相关的养护标准也没有跟上。据了解,在车辆的正常使用周期内,安全气囊不会发生故障,但是每行驶1万公里至2万公里后,就应该去4S店里检查安全气囊及其附属部件。尤其在使用8年至10年以后,质量就难以保证了,建议更换。

  汽车养护专家解放告诉记者:“一般我们做保养的产品主要是燃油、发动机、还有刹车、冷却等几大系统,安全气囊没有做过太多的保养,因为它只有在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才会弹出。”

  解放解释说,对汽车配件的养护主要是为了使其性能发挥得更好。例如,喷油嘴的辐射较大,养护产品能让油的雾化更均匀,同时车的动力性能更好。

  在东创建国汽车售后体系总经理唐穗威看来,国内消费者对安全气囊的了解也不全面,厂家应多予以引导:“安全气囊确实有保质期的说法,车主理应定期检查,到一定年头就应该更换。但厂家没有把这些写到客户说明里,4S店在这方面也就是做一个常规的检查,不会因为安全气囊过了保质期就提醒客户更换。”

  汽车行业知名分析人士张志勇指出,相关政策标准的缺失主要是国内对于安全气囊的重视程度不高,其出现故障后会对当事人带来何种伤害了解不充分。

  一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质检总局已经成立了一个安全气囊国标制定小组,比亚迪也是组员之一,具体的标准近期或有望出台。

更多安全气囊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安全气囊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