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1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应用分析

201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应用分析

2014-01-01 17:06:5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中国化工报告大厅了解:我国聚碳酸酯的研制始于1958年,并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据专家介绍,先后有上海天原集团申聚化工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长风化工厂等从事生产,产品大部分自用。但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抗衡。2005年之后,我国掀起聚碳酸酯投资热潮,世界级聚碳酸酯生产商帝人化成和拜耳先后在我国投资建厂,到2012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达44.1万吨/年。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在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新建8万吨/年聚碳酸酯产能,将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该聚碳酸酯树脂联合项目的总投资约为300亿日元。据专家介绍,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伯签署的2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预计于2015年投产,该项目是中国石化与沙伯在天津现有100万吨/年乙烯合资项目中新增的合作内容,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非光气法生产工艺,总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双方股比50%:50%,将生产包括混合级、挤出级、光学级及注塑级四大类聚碳酸酯。

  据专家介绍,作为全球著名的聚合物制造商之一,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上海创建了聚合物研发中心,并在上海一体化基地投运了一条年产量为10万吨/年的聚碳酸酯工厂和4条其他聚碳酸酯分级掺混材料厂,为生产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另外,帝人化学公司投资9亿日元830万美元在其上海聚碳酸酯混配料工厂内新建的装置已于2009年建成投产,此次扩能完成后,该工厂成为世界级的聚碳酸酯混配料工厂。未来仍有内资、外资新扩建聚碳酸酯装置在我国陆续建成投产。拜耳材料科技2010年已经宣布计划到2016年使其在上海漕泾生产联合装置的聚碳酸酯产能翻一番以上,将达到50万吨/年,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也将大大增强在漕泾的研发能力,并将其聚碳酸酯业务部从德国Leverkusen迁往上海,此举将使其业务更贴近迅速发展的亚洲聚碳酸酯市场。另外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的聚碳酸酯单层板工厂已于2011年10月开建,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年已于今年投产,到2015年,这家工厂聚碳酸酯总产能将翻番达到2.4万吨/年。

  如今,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日渐广泛,据悉,牙医用其新型探照灯检测病人牙齿时,健康牙齿会显示绿色,而含有大量细菌及新陈代谢残余物的龋齿则变为红色,牙医可以轻松找到病人的龋齿,并进行处理。研发人员表示,探照灯效果显著主要是其内置的PC过滤器采用了拜耳Makrolon LQ3187PC生产而成的灯光过滤器,它能切断一些可见光谱,将注意力集中于红光和绿光身上,可以辨别龋齿和健康牙齿。Makrolon LQ3187是一种高透明性PC材料,其光学性能十分优异,并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和抗断裂性。化工厂1万吨/年PC装置也将于未来两年内投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聚碳酸酯拥有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耐紫外线辐射及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使其比建筑业传统使用的无机玻璃具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同样的在医疗领域聚碳酸酯以其良好的性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宇博智业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能更加充分的利用聚碳酸酯现有的优良性质,并且研发出更多的应用价值,那么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

更多聚碳酸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聚碳酸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