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生物柴油遇冰桶挑战 朝阳产业成落日夕阳

生物柴油遇冰桶挑战 朝阳产业成落日夕阳

2014-01-01 11:46:3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生物柴油是指由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甘油三酯)与醇(甲醇或乙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烷基酯 ,最典型的是脂肪酸甲酯。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其硫及芳烃含量低、闪点高、十六烷值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可部分添加到化石柴油中。欧盟生物柴油80%的原料为双低菜籽油(低硫甙、低芥酸)。美国、巴西主要是大豆,我国主要是以木本油料 、废弃油脂和微藻油脂为原料。我国在内蒙古开展了微藻固碳生物能源示范项目,同时,已在四川、贵州、海南启动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

  10年前,吕勃坐拥几千万资产,放着上市公司董事不干,在云南跨界干起了“看上去很美”的生物柴油行业。

  10年后的今天,吕勃又干了一件让业内震惊的大事——他所在的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盈鼎)以“垄断地位”、“拒绝交易”为由,将石油巨头中石化告上法庭。此举堪称在一向不平静的生物柴油界乃至石化领域投掷了一颗重磅炸弹。

  消息热议背后,更多的是生物柴油企业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目前,国内生物柴油生产厂家全线生产的不足30家,其他厂家基本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这个数量和生物柴油发展黄金期时的300多家相比,已经严重缩水九成。

生物柴油

  更可怕的是,生物柴油已从利润可观的高台跌至无处叫卖的谷底。这一切,让吕勃和生物柴油企业们不得不经历了今夏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只不过,这种“与时俱进”对他们来讲,多少有些讽刺。

  如今,火爆一时的冰桶挑战余温正在慢慢退去,而吕勃却在秋风中感到一丝寒意。

  朝阳变夕阳

  在吕勃眼里,生物柴油属于朝阳产业,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也是他拿出真金白银砸向生物柴油领域的原因。

  据了解,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以油料作物、油料林木果实、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表示,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价格更低廉的清洁型能源,生物柴油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雾霾天气,减缓温室效应,而且能将地沟油重返餐桌并疏导至新能源领域,从根本上保障国民的食用油安全。

  和吕勃持同样观点的俞建秋更早地抓住了市场先机,他于2001年创办了古杉集团,共建成1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1条、3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2条,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1条,总产能达到17万吨/年生物柴油,并拥有华西、华北、东南三大生产基地。

  庞大的生产能力带来印钞机般造富神话。这让俞建秋迅速从地方商贾一跃成为镁光灯下的新能源富豪,30亿元的身价让这位“中国生物柴油第一人”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

  但好景不长,这家曾号称“中国最大生物柴油企业”的公司,在短短6年间便从辉煌走向停工、变卖工厂的境地,被外界称惊呼为“生物柴油领域的滑铁卢”。2012年,古杉集团通过私有化退市,随后陷入无限期停工的窘境。

  但这并非个例。2014年7月,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在债券市场发布风险公告,称可能无法正常兑付本息。这个以生物柴油起家的新能源公司,在经历了生物柴油概念的兴起、雄心勃勃的扩张之后,最终却落得借债难偿。

  俞建秋个人财富从膨胀到缩水,也是整个生物柴油产业从兴盛到衰落的缩影。2006年,生物柴油项目开始在中国各地兴建,全国各地生物柴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最初的两年里,生物柴油的销售利润几近翻番。截至2007年底,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年产能超过300万吨。进入2008年后,由于原料短缺及价格高涨等原因,生物柴油产量大幅下滑,仅有约25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10%。大多数企业不得不关停部分生产线,甚至全面停产。

  直到2010年底,中石化旗下海南加油站开始封闭运行试点销售生物柴油,而产品则来自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6万吨/年国家级生物柴油示范项目。这让其他生物柴油企业似乎看到了曙光,然而,海南的试点并没能挽回行业颓势,目前仍在封闭运行。

  极具发展前景的生物柴油,在中国的道路走得并不算顺利,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后,仍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产品。一位长期从事生物柴油研究的分析师告诉金银岛财经,生物柴油虽被认为是朝阳型的产业,但几乎没有一家生物柴油企业受到资本追捧。没有资金难上规模,管理和原料来源的稳定也无从谈起。

  而生物柴油项目一直不被私募基金等投资者看好的原因,就是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且散落各地、实力较弱,被业内认为是“一盘散沙”。

  基金等资本关注的是规模扩展能力,但对生物柴油企业来说,这正是短板。上述分析师透露,目前国内在建的生物柴油项目投资均在亿元以上。



  产业链之痛

  如果说资金成为制约生物柴油企业发展的一大制肘,那么产业链两头受挤压则成了让企业们叫苦不迭的另一大顽疾。

  原材料成为制约生物柴油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由于生物柴油企业遍地而起,原材料也随即成为生物柴油企业之间相互争夺的重要资源。

  国内某生物柴油企业采购部相关负责人告诉金银岛财经,目前公司生物柴油日产量已经高达550吨,日需原材料约为700吨餐饮废弃油脂。为保证生产所需,他们已经将原材料采购点扩大至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

  即便这样,生物柴油企业的利润仍在被不断吞噬。金银岛财经调查发现,以加工提炼地沟油为例,生物柴油企业按照5500元/吨的价格收购地沟油后,再按照1000元/吨的加工成本提炼,最后以7500元/吨的价格销售给市场,利润在1000元/吨之内。而如果不法商贩按照同样的价格收购地沟油,再按照10000元/吨的价格销往食用油市场,则利润空间高达3200元~4500元/吨。在暴利驱使下,部分地沟油被不法商贩加工后重返餐桌,而不是卖给生物柴油企业。

  原材料问题同样会传导至资金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金银岛财经,由于地沟油要到成百上千家餐馆去收集,并且收集都是现金交易过程,基本不可能开具发票,所以是无法留有资金痕迹的。对于投资人来说,看不到资金流动的痕迹,就会认为存在很大风险。

  由此来看,地沟油的收集俨然成为生物柴油发展的大瓶颈,作为国内进入生物柴油领域最早且最大的古杉集团都没能跨过这道门槛,这也更加折射出整个生物柴油行业已经发展到十分重要的节点。

  “首先是原料供应不稳定,其次是生物柴油的销售渠道始终打不开。”这也是让吕勃一直头疼的问题,无奈之下,他才将中石化告上法庭。

  经调查发现,尽管《可再生能源法》早已确定了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截止目前,没有一家成品油经营企业将生物柴油纳入其终端销售体系进行销售。

  业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柴油的政策待遇依然不明朗化,虽然相关的政策已经陆续推出不少,但是被石油巨头垄断的成品油销售网络并未向生物柴油企业打开。

  在成品油销售市场上,只有三大石油巨头以及大型地炼企业有自己的加油站,而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加油站。生物柴油企业现在面临“有米下不了锅”的困境。

  生物柴油不在成品油市场上销售,又能够卖到哪里?金银岛财经了解到,目前企业要么卖给发电企业作为烧锅炉的燃料,要么卖给了周边的建筑工地,省外的企业大多卖给船舶业作动力燃料,极少与石化并网销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灰色地带。

  面对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吕勃不会无动于衷。在他的奔走呼号下,8月初,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联合国内多家生物柴油企业,成立了中国生物柴油集团。而吕勃的另外一个身份,正是刚刚成立的中国生物柴油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及发起人。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平在成立大会上表示,中国生物柴油集团要明确战略定位,完成整个行业的战略规划设计,打造生物柴油完整的产业链;在政府主导下,由行业协会协调,中国生物柴油集团负责在全国建立地沟油收集、加工、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以求获得生物柴油在成品油销售市场上的话语权。

  “生物柴油是新能源的一个方向,在欧美等国发展迅速,但在我国发展十多年却依旧蹒跚难行,这也是集团成立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此次中国生物柴油集团的成立,业界抱有很大希望,未来还将扩展企业数量,在全国建立“地沟油”收集、加工、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通过顶层设计来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协调和改变目前生物柴油企业“一团散沙”的局面。

  相关生物柴油行业市场信息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生物柴油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更多生物柴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柴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