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 、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1]
数据显示,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0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3亿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33.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1.50万亿元。更多相关贷款行业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中国委托贷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
初步统计,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月多1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387亿元。
更多贷款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贷款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