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大宗商品市场颓势仍将持续 商品“暴跌潮”将来袭

大宗商品市场颓势仍将持续 商品“暴跌潮”将来袭

2015-01-01 14:49:1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相关行业的机构预计,在市场供过于求、经济下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和美元持续走强的交叉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颓势仍将持续。这不但会打击全 球投资者,对刚展露出企稳迹象的中国经济也将构成冲击:一方面,实体经济企业亏损难止;另一方面,国内低通胀压力也可能加大。

大宗商品

  年初风头强劲的国际金价最近一周“闪跌”,刷新5年半新低;国际油价、铜价也“不甘落后”,创下近7年新低;钢材价格更是处于近20年的新低,主要工业原料价格都已降至13年的低谷。令人担忧的是,大宗商品的这波暴跌潮还未有停止迹象。

  现状:大宗商品“暴跌潮”来袭

  近期,国际金价下挫趋势愈演愈烈,7月20日更是出现毫无征兆的暴跌,在亚洲交易时间一分钟内就重挫48美元。当日,纽约商业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盘中最低下跌至每盎司1080美元,创2010年初以来最低价,最终收于每盎司1106.80美元,下跌25.10美元或2.2%,为2010年3月30日之后主力金价的最低位,诸多黄金多头因此爆仓。

  黄金的“暴跌潮”并未因此止步。最近一周,纽约金价跌破1100美元大关,刷新5年半新低。对此,各大机构普遍认为,此前持续两年的金市震荡盘整已经结束,下行周期开启,未来几个月金价可能继续探底。高盛预计,金价将跌破1000美元/盎司;摩根士丹利认为,最差情况下金价能跌至850美元/盎司;德意志银行的判断更为悲观,称金价可能需要下行至750美元/盎司才能使价格回到历史平均价水平。

  原油同样难逃“熊市”。在一季度创下6年新低46美元/桶后,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反弹到接近70美元/桶,但最近数周连续阴跌,进入7月更是再现跳水。截至2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47.39美元/桶,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53.47美元/桶,接近7年新低。

  就在两周前还对油价和能源公司股价会强势反弹抱有信心的摩根士丹利,如今也不得不警惕一种可能,即随着伊朗制裁的解除和利比亚局势改善,美国以外的原油供应可能会继续增长。另外,美国原油产量也可能再次上升。那么,反弹就不像曾经那么确定了,而本轮油价下跌可能持续三年或者更长时间,“比1986年惨烈得多”。

  此外,据了解,目前铜价已创下近7年的新低,而钢材价格则处在近20年的新低。彭博大宗商品指数显示,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已跌至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下降幅度为40%以上。

  趋势:今年全年颓势难改

  作为一面镜子,大宗商品暴跌巨浪映照出的,是全球尤其是新兴国家经济状况的疲软。过去的若干年,因供应限制和新兴市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需求,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超过平均周期。而这两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需求也随之减少,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近期,中国国内经济数据较差,对商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而且美元强势及加息预期压制商品价格反弹。”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新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称。

  据彭博社统计,有13种主要大宗商品的合约数量在去年下降了19%,为12年来的最大降幅,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下降幅度。这主要是出于欧债危机及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的担忧。而且,全球70%以上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进行结算的。从技术层面而言,随着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便自然下跌。

  刘新伟认为,基于目前糟糕的经济环境以及全球供给过剩的格局判断,大宗商品将继续处于底部运行状态。受到国内基建等需求预期向好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商品价格将呈现缓慢上涨的格局,但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也判断,在市场供过于求、经济下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和美元持续走强的交叉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的颓势仍将持续,真正复苏可能要到2016年。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大宗商品需求是主导复苏的关键因素。“中国和印度的需求主要由两方面因素主导,一是两国追赶发达国家人均大宗商品消耗量的潜力,二是两国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银行报告称。

  影响:国内低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有观点认为,作为原材料进口大国,目前大宗商品的下跌对于国内经济有明显益处。但也有人称,这种看法过于乐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跌,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上半年,国内工业品价格深幅下跌。其中,上游、中游工业品(采掘业与原材料工业)价格的下行压力明显大于下游(加工制造业)。

  刘新伟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下跌,降低了现金成本,但对实体企业来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也下降了,尤其是上游企业,利润水平必然受到较大影响。比如钢铁行业,上半年就再度陷入全行业亏损境地,前5个月的利润率仅有0.04%。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对记者表示,下半年实体经济的特点仍然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今年全年难改负增长局面,工业生产将在低位波动中缓慢回升。三季度工业的同比增长率仍将基本维持上半年整体的低位徘徊走势,四季度或有所企稳,但出现逆转的概率不会太大。

  国内低通胀压力也可能因此加大。汇丰银行宏观分析师马晓萍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总需求持续弱势,投资、消费增速放缓。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需求面出现部分回暖信号,但PPI在连续40个月停留在负数区间后,6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外围大宗商品价格的新一轮下跌为中国下半年PPI的走势仍保持相对弱势埋下伏笔。尽管消费物价指数(CPI)仍在正数区间,猪肉价格的上涨也会推动CPI在未来几个月温和回升,但低通胀的压力仍在。因而,未来政策层面的着眼点仍应在于提振总需求,建议进一步降息降准,同时扩大财政支出。

  苏剑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将压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和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种供给层面对物价的抑制是良性的。但是,民众可能会跟需求低迷引发的低通胀混淆,这种担忧会抑制投资、消费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大对物价的抑制,形成恶性循环。

  “在目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进一步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预防这种恶性循环的出现。”他说。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商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商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商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商品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