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4月份开始,关于豪华汽车极高的整车配件零整比的汽车维修业畸形现状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发改委掀起的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矛头直指整车企业与4S店在汽车售后领域的多年垄断。
目前国内汽车4S店借助垄断原厂配件和原厂授权维修的资源,基本垄断了售后服务的正规渠道,非4S店的维修企业因为拿不到主机厂的授权,也无法获得正规零部件,基本上处于二三线和替补的位置,只能等到车辆过保之后才能有机会分一杯羹。
就汽车维修业而言,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汽车维修配件和维修技术垄断问题,这是制约我国维修业健康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欧盟和美国等早已重视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问题,并通过相关法律来约束汽车生产企业不得对维修配件和维修技术实施垄断。
8月26日,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举办的2015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孟秋透露,交通部、发改委等十部委牵头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终稿已经顺利通过,正在走各部门的程序,预计会在9月中旬发布。
2016年1月1日起,《意见》正式开始实施,将针对不同情况,将《意见》逐步、陆续推广到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
有关汽车行业反垄断的其他政策也在制定中。“交通部门和其他部门针对不同侧重点的工作都在同步进行,比如发改委已经启动了《汽车反垄断指南》的编写工作,环保部门对汽车尾气排放综合治理的政策也在制定中,大家有相应的互动和配合。期待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汽车维修以及汽车后市场的环境更加健康。”
《意见》的实施将意味着,在制度规范层面,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维修技术被整车厂授权4S店垄断、维修服务费用高企的垄断局局面将有望被打破。
更多汽车维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维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