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饮料企业推陈出新刺激消费 饮料新品存活率在10%左右

饮料企业推陈出新刺激消费 饮料新品存活率在10%左右

2015-01-02 10:09:3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经历了碳酸饮料、瓶装水、茶饮料、果汁、凉茶、含乳饮料等多次产业浪潮后,饮料行业现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消费行业之一。

  相关饮料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饮料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其中碳酸饮料等品类市场份额大幅缩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绿色饮品成为消费者的新宠。饮料企业的新品也不断推出,下文是对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

饮料企业推陈出新刺激消费 饮料新品存活率在10%左右

  新品、新品还是新品。面对依旧不热的夏天和整体疲软的消费环境,饮料企业们惟有用不断推陈出新来刺激消费,其中也不乏成功者。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成功,有饮料行业人士称,由于国内饮料产业越发成熟,创新空间在收窄,新品的存活率不高,已经低于10%,且新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在热闹的新品潮过后,明年的饮料市场会更加考验企业研发与投入、营销与推广的能力,谁能将新品做成爆款单品,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统一成新品大赢家

  如果说推新是2015年饮料行业的主旋律,那统一企业一定会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主角。根据北京商报记者的统计,统一年内推出的饮料新品不下10种,继2014年成功推出海之言新品之后,统一今年陆续推出中式饮料如饮系列、果蔬汁微食刻系列、果汁饮料怡赏系列、冷泡茶小茗同学、assam小奶茶、即饮咖啡雅哈HEY系列以及全新的朗朵即饮咖啡,还有UNIYES头道榨椰子汁、功能饮料UNI SPORT以及利乐包装奶茶小嘢奶茶等。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统一饮料新品不仅数量上要比往年翻番,所涉及的饮料品类也横跨最多。这在近两年的饮料市场是不多见的。

  实际上,统一既是饮料企业新品潮的引领者,也是新品潮中众多企业的缩影。除了统一之外,食品饮料企业在2015年对新产品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就在12月初,食品巨头娃哈哈在该公司2016年销售工作会议上也推出了多种新品:娃哈哈特浓抹茶、港式奶茶饮品、娃哈哈“猫缘”咖啡、娃哈哈“暖慰”猴菇麦芽植物饮料、娃哈哈“轻透小橘”与“轻透小檬”系列饮料、娃哈哈大红枣枸杞酸奶饮品等。这些娃哈哈的新品将在岁末年初集中登陆市场,为货架上再添更多的选择,而在行业观察员们看来,娃哈哈的新品数量也是前所未有的。

  新品意味着新的开始,成功的希望也伴随着失败的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热衷于推出新品,也是因为看到了前人成功的案例,随之效仿。以统一为例,统一201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饮品事业收益为81.09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0.2%,虽然整体增长较缓,但是在新品拉动下,个别品类表现突出,例如统一果汁事业上半年收益增长26.3%,这便是新品海之言的贡献。除此之外,统一也在其财报中多次肯定了新品为该企业饮料板块带来的贡献十分卓著。

新品背后的辛酸

  在统一为新品的成功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却因新品的昙花一现而悲哀,但是即便失败,企业推陈出新的热情不减,尤其是中小型饮料公司,新品淘汰和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在朱丹蓬看来,饮料企业今年热衷于新品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更多最新饮料行业走势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0年推进谷物饮料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饮料市场新品层出不穷,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几年前,饮料新品会经历导入、成长、成熟到衰退的生命周期,但是现在很多新品从导入直接过渡到衰退,成长与成熟阶段直接被省略,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饮料企业只能以不断出新品来试水市场,尝试哪个才是大单品。越是消费环境下行,企业推出新品的动作会越频繁。”朱丹蓬如是评价。

  所谓消费环境下行,指的就是饮料行业的增长已出现乏力。统一在其财报中就提到,由于宏观环境及经济形态的改变,饮品市场增长放缓,消费品类之间也产生明显转移,传统的即饮茶、果汁等被果味水、维生素饮料、能量饮料及植物蛋白等品类取代,消费者喜好的转变,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另一巨头康师傅也在今年的三季报中提到,根据尼尔森数据,2015年三季度中国饮料行业销售量同比仅增长了0.3%,销售额同比增长2.5%。由于不稳定的天气及当前相对保守的消费气氛,康师傅三季度饮品事业营业额为16.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26%。

  饮料消费者群体向年轻化转变,而年轻的消费者群对产品的忠诚度不够又直接导致了饮料企业难将新品做成大单品。“娃哈哈营养快线、康师傅冰红茶、统一绿茶这些单品的生命周期在5-10年,但是很难断言,统一红极一时的小茗同学、海之言就能够存活多年,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太快,关键是要看新品能否长久地迎合这种变化。”朱丹蓬坦言。

  食品饮料行业营销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进而补充,饮料新品不仅生命周期在缩短,存活率也在下降。“按照行业规律,饮料新品的存活率一般在10%左右,现在已经下探到5%。这与上述的消费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是有直接关系的。”

从单品到爆款的考验

  虽然新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存活率在降低,但是业内人士也提出,由于饮料行业毛利率仍然可观,因此一般情况下若产品存活两年之久,便能够实现回报。“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推广,一个饮料新品的推出需要6000万-8000万元左右,保证热销两年,能够略有盈余。”朱丹蓬如是介绍。

  但事实是,在雨后春笋般诞生的饮料新品中,能够保证热销两年的新品为数不多,因此真正有效地推新并不止于推出新的产品,更关键的是保证新品的生命力,这也为饮料企业们提出了考题。

  徐雄俊进而介绍,饮料公司的推新手段目前分为两种,一类为纯粹的创新,做新鲜品类的创新者,另一类为“品类杀手”,即依靠强大的品牌能力,做强大的新品复制者。具体来说,第一类会依靠强大的创新团队、研发团队不断推出新品,甚至会成为饮料新品类的开创者,在这一类中统一企业的表现较为突出。第二类的企业一般拥有强大的产品生产力和品牌影响力,但是在新品方面却以模仿为主,例如,若功能饮料兴起,随即会推出属于自己品牌的功能饮料单品;若植物蛋白饮料很火,也会跟进推出该品类。徐雄俊称,在国内饮料生产企业中,以第二类企业居多。这也导致饮料市场同质化严重,同时也促使真正创新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在朱丹蓬看来,创新意味着人力、物力的加大,因此在2016年饮料行业竞争依然不减的情况下,新品推出频率仍然不会削减,但是由于成本较高、成活率低下,企业对于推出新品也会更加谨慎。“实际上,对于国内饮料生产企业而言,产品的生产力不是问题,而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握消费习惯的风口,走在风口上的企业才有机会把新品做成大单品,从而反哺企业业绩。”朱丹蓬坦言。

更多饮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饮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