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移动医疗行业可谓波动不断,多家移动医疗企业相继被爆出“裁员”,先是就医160、寻医问药网,接着又是好大夫被爆裁员。尽管这些企业纷纷回应称,人员变动因业务调整而起,属正常范围。但业界人士缝隙认为移动医疗烧钱的日子已经不再,在资方开始观望的同时,盈利模式不清晰仍是关键问题。
频繁出现的“裁员”让移动医疗备受关注,波及好大夫、就医160、寻医问药网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
近日有消息称,好大夫被爆裁员幅度50%,800位员工将只剩400位,并称技术部门裁掉40多人,UED(用户体验设计)将被裁掉50%,裁员对象更是波及总监级别。稍晚,好大夫方面表示该消息不实,称“好大夫在线正在进行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开业前的准备,为此进行正常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不存在文中所讲的情况。”好大夫在线CEO王航坦言,公司正进行全面转型,将团队调整为线上医院的结构,部门调整较大,人员亦有进有出,并表示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医疗领域现在处在寒冬期,大家对于整个移动医疗行业信心不足,稍有风吹草动,就引发恐慌。
号称移动医疗第一股的就医160早前也被传裁员300人,并撤销创新事业线。就医160回应称随着公司业务重点转移,公司计划对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团队进行优化,以团队和个人的业绩为依据,实施末位淘汰制,需要优化的人员占全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8月,寻医问药也被传裁员50%,后回应称因公司认为需长期布局,裁减了母婴和移动医院两块业务的全部人员,即闻康云医(产品为闻康云移动医院App)和北京星童(旗下产品为巧育儿和花蜜宝宝),同时表示此举为暂时放弃,以后不排除会对外收购。
报告大厅《2016-2021年移动医疗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分析认为,移动医疗企业频繁被“裁员”的背后,也暴露出移动医疗融资遇到困难。目前绝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尚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几乎都在靠烧钱生存,资本方开始观望,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医160于2015年12月底成功登陆新三板,根据其2016年4月份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同比增长71.87%,但净利润为-7141.04万元。
此外,报告分析认为,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背后,政策层面对移动医疗的支持仍不够,移动医疗本质与远程医疗无异,但政策层面对此仍有限制。这里所说的限制,是指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禁止医生私自远程医疗。
报告梳理了移动医疗企业估值排名前十名,除了趣医网2016年9月份宣布完成数额为2.16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外,下半年鲜有企业获新融资,另有平安好医生等4家企业在2016年上半年获得最新一轮融资。
线上问诊的发展普及带领移动医疗进入新发展阶段,但线上问诊有局限性,难以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真正交流,做不到确诊与诊疗。
移动医疗企业纷纷拓宽业务板块,一部分走向线下,形成线上线下商业闭环,另一部分探索建设互联网医院,寻求线上闭环。
相对于线下,线上互联网医院建立更受创业者们青睐。阿里健康已准备在全国布局基层医疗市场,并先后与武汉中心医院、保定市卫计委合作开办网络医院;微医集团乌镇互联网医院已投入运营;好大夫在线与银川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春雨医生在贵州建成普安春雨云医院。
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互联网医院寻求新盈利模式。不过,在某不具名分析人士看来,互联网医院更多为慢性病复诊,初诊与重大疾病的复诊依然无法做到。与这些企业达成协议建立互联网医院的多属偏远地区乡镇级医院,如何让患者在初诊的时候去该医院进行诊疗,也是互联网医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另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医疗服务本身就不是一种高频率的消费行为,用户定位不清晰。互联网医院没有解决医保支付的难题,很难成为主流。
但在另一部分创业者看来,移动医疗的冬天远未到来,这个行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时表示,移动医疗行业正在逐渐发展,政策利好、行业良性发展让丁香园更加有信心发展下去。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表示,现在移动医疗迈入转型阶段,同时也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他看来,目前移动医疗行业存有大量泡沫,资本寒冬行业转型会把这些泡沫慢慢挤掉,这对于整个移动医疗行业来说是好事。
不过,无论是否是寒冬来临,在经历爆发式发展和资本投资热潮跑马圈地之后,盈利不如预期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裁员将成为移动医疗企业控制成本的最直接方式。
更多移动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移动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