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实施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

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实施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

2016-01-01 10:54:4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市场形势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供求整体宽松,特别是玉米品种供给远大于需求。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产量是4400亿斤,2016年的消费量是4000亿斤,多出400亿斤。再加上玉米和其他的替代品进口400亿斤,总体上2016年玉米这一块要供大于求800亿斤。

  二,价格倒挂的问题。由于临储政策使粮食价格处于全球“高地”,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严重倒挂。南北方粮食流通陷入停滞状态,贸易企业纷纷退市,东北产区加工企业大面积限产停产,亏损加剧,进口粮食大量涌入国内,呈现出“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局面。

玉米

  三,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目前我们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已经达到5000亿斤,超期储存数量特别多,品质劣变加速,中央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原有的政策弊端已经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了,到了不改不可、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必须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国家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由市场定价,价格和补贴分离开来。

  “市场定价”,就是取消临储,国家不再定价托市收购,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来形成,农民随行就市卖粮,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粮食收购由过去的“政策市”变为“市场市”。

  “价补分离”,就是把对农民的补贴从价格中剥离出来,原来的临储价格高于当期市场价格,实际上高出的部分就是对农民的补贴,现在让价格回归市场,国家另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

  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把补贴单拿出来,补给种地的农民,谁种地补给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粮价倒挂的问题,又兼顾了农民基本收益,还可以使各类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农民根据市场来安排生产,逐步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更多玉米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玉米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