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信用卡欠款越滚越大将结束 违约金一次性收取

信用卡欠款越滚越大将结束 违约金一次性收取

2016-01-01 09:36:41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现今社会,人们收入水平逐年增长,相应的,对于物质消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提高。信用卡的出现帮助了人们提前消费,解决燃眉之急,不过信用卡还款不及时、欠费越来越多都情况也引发人们的担忧,信用卡新规将会改变这一现状。

  信用卡新规将于2017年1月1日起实行。信用卡新规有三大颠覆性的变化,为大家带来四大超级给力的好处。

信用卡欠款越滚越大将结束 违约金一次性收取

  信用卡新规四大好处:

  1、免息还款期或超过60天、最低还款额可低于10%;

  2、透支利率有望下浮30%,实行上下限管理,最低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3、取消“滞纳金”,改为“违约金”;

  4、完善了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持卡人通过ATM提现的每卡每日累计额由2000元提高至1万元。

  信用卡欠款越滚越大的尴尬将结束。信用卡滞纳金被要求取消,不过这并不等于信用卡逾期不用罚钱。

  近日,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公告,将滞纳金调整为违约金,收费标准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同时还取消超限费。不过,透支利率方面,目前未有银行实行利率优惠。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五大国有银行以及招行、浦发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已经公布了信用卡收费调整公告。

  如近日发布的中国工商银行公告显示,将取消“市场调节价项目”中的滞纳金收费项目,同时新增违约金收费项目,自明年1月1日起执行。新增违约金收取标准为持卡人未按约定在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最低还款额,向发卡银行支付的费用。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将“市场调节价项目”中“超限费”的优惠期限延长至今年12月31日,自明年1月1日起取消超限费收费项目。

  而其他银行也同样将滞纳金调整为违约金,收取的标准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同时,前述多家银行均宣布按照《通知》要求取消超限费。

  记者对比发现,此前各家银行的滞纳金收费标准也是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与调整后的违约金收取标准一致。

  违约金一次性收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五大国有银行、招行、浦发、中信、邮储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在内的10多家银行,已经在官网发布了信用卡收费的调整公告。

  虽然按照央行文件的精神,违约金为市场调节价,但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将收费标准设定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而此前各家银行的滞纳金收费标准也是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两者一致。《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还设置了最低、最高收取费用的限额。如农行设置的最低额度为1元,其次为建设银行的5元,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等最低均为10元,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单币卡、双币卡)、兴业银行为20元。设置透支收费最高额度的有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为500元,华夏银行为2000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等均未设置最低标准。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认为,这样的调整一方面减少了持卡人逾期的费用负担,另一方面对信用卡逾期还款行为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尽管如此,建议用户还是按时还信用卡,避免产生欠款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ATM机日取款额度提高

  此外,《通知》还明确,持卡人通过ATM等自助机具提取金额每卡每日现金由2000元提高至1万元。持卡人通过柜面办理信用卡额度内的现金提取业务,额度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

  《通知》首次允许持卡人将信用卡预借现金额度内资金划转到本人银行结算账户,但不得转至其他信用卡账户和他人银行结算与支付账户。通过各类渠道办理现金转账业务的每卡每日限额,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距离商业银行调整透支利率还有一段距离,各家银行或许还都处于观望中,但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必定会有银行率先“出击”。

更多信用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信用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