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伊朗油气项目全球竞标:中国多家公司入围

伊朗油气项目全球竞标:中国多家公司入围

2017-01-01 10:12:11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正在为其能源开发寻求投资的伊朗表示,29家国际性公司具备参与即将开始的原油和天然气项目招标的资格。为了吸引外资,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计划将对新项目提供优惠政策。

  在此次审批通过的名单中,共有13家欧洲企业,包括:荷兰皇家壳牌(Shell)、法国道达尔(Total)、意大利埃尼(Eni)、西班牙石油集团(CEPSA)、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DNO)、德国温特沙尔油气公司(Wintershall)、法国斯伦贝谢(Schlumberger)、波兰国家能源公司(PGNiG)、法国佩伦科石油公司(PERENCO Holding)、奥地利石油天然气公司(OMV)、总部位于丹麦的马士基集团(Maersk)、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伊朗油气项目全球竞标:中国多家公司入围

  在欧洲之外,亚洲地区也涌现了多家上榜企业,如中国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INPEX)、日本石油资源开发公司、伊藤忠商事、三井集团、三菱公司,韩国天然气公司、浦项大宇公司(POSCO DAEWOO)。

  另外,还有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 VIDESH)、印尼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PERTAMINA)、泰国石油勘探和生产公司(PTTEP)等。

  据了解,这29家外资企业将可以参与伊朗新石油合同的竞标。这一合同旨在替换原有的回购合同,针对油价波动和投资风险等因素制定了更加灵活的条款。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减产协议于1月1日正式实施,双方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合计减产180万桶/日。伊朗是唯一被允许增产的OPEC国家。

  基于对各国执行减产协议的信心,伊朗2017-2018年度预算已将油价设定为50美元/桶,比前一年的40美元/桶提高了25%。

  担心美伊关系再度紧张,BP不参与竞标

  尽管多家欧洲油气巨头正准备重返伊朗市场,但英国石油公司(BP)却并不是其中之一。金融时报称,BP没有参与伊朗首批油气项目竞标的申请,主要是担心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1月20日上台后会再次引发美伊关系紧张。特朗普曾威胁,要撕毁伊朗与核六国签署的伊核协议。

  在伊核协议2016年1月生效之后,美国解除了联合国及欧洲对伊有关核问题的制裁,但继续保持对伊美元不可结算及美国公司不能与伊朗开展贸易等单边制裁措施。另外,除非获得特批,美国公民仍被禁止在伊朗进行商业活动。

  BP的总部尽管在英国,但它40%的股东和30%的员工是美国人,包括首席执行官杜德利(Bob Dudley)。因此,如果BP在伊朗进行投资,必须设立一个分开的管理结构,排除杜德利等美国管理人员。

  与BP小心谨慎不同的是,道达尔、壳牌却在争当“最先吃螃蟹的人”。2016年11月,道达尔携手中石油共同投资伊朗南帕尔斯气田的11期项目,项目价值48亿美元。一个月后,壳牌与伊朗签署了一份针对阿扎德干油田、雅达瓦兰油田以及基什气田的研究协议。

  2016年12月,NIOC对外宣布,已经与外国油气企业签署了12项石油合同,并计划很快与外国企业再签署12项新协议。有分析称,伊朗政府希望赶在特朗普上台前与外国企业签订尽量多的合作协议,以免美对伊新政会再添阻碍。

  伊朗计划五年吸引2000亿美元油气投资

  伊朗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一位。据2016-202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伊朗探明石油储量达1578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9.3%,居世界第四位;探明天然气储量达34万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18.2%,居世界第一位。

  自伊核协议生效以来,伊朗大幅提高石油产能,目前,石油产量在欧佩克成员国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伊朗计划一年内产量将超过400万桶/天。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在制裁前,伊朗每日出口原油220万桶。

  目前,伊朗油气领域最大的挑战是成产能力较弱。2016年12月,伊朗除凝析油外的原油出口从前一个月的204万桶/日跌至188万桶/日,这或许意味着伊朗在维持产量方面遇到了困难。

  “伊朗拥有7000亿桶原地储量(in-situ oil),但能够开采的只有2000亿桶,平均只有总量的30%。”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在2016年12月27日的电视讲话中说,“这意味着有5000亿桶的储量藏在地下,这部分国家财富被浪费了,问题就在于我们落后的技术。”

  为了尽快提高采收率,伊朗早已确定了近50个油气项目,总价值为1850亿美元,计划在五年内签约。在这些项目中,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为此,伊朗已决定用新石油合同替代之前的回购合同,允许外国投资者占股,项目有效期长达20到25年。

  伊朗第6个五年计划将石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伊朗在建的经济特区中,PETZONE和PARSEZ均为石化工业特区,在这两个特区内石化工业的原材料进口和外国投资均享有税收、审批手续和其他政策方面的优惠。

  中国在伊油气项目需重新竞标

  中伊能源合作是双边经贸合作的“压舱石”。2015年,伊朗在中国海外原油进口来源地排名第6位,原油贸易占中伊双边进口贸易额一半以上。据中国海关数据,2015年,中国进口伊朗原油2660万吨,同比降低3.1%,价值107亿美元,同比降低48.4%。

  面对蜂拥而至的西方油气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将在伊朗面临新的竞争。NIOC工程和规划事务副主任古拉姆雷扎·玛努切赫里(Gholamreza Manouchehri)不久前对伊朗媒体表示,在制裁期间与伊朗签署油田开发合同的中国企业将与国际企业一起,重新参与油气项目竞标。

  “中石油希望继续在北阿扎德甘油田项目生产,但我们已经明确通知他们,必须要通过竞标才能继续与伊朗的合作。” 玛努切赫里说,“我们还与中石油讨论了雅达瓦兰油田项目,该项目将很快开始招标。”他透露,中国企业已经表示了同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在2016年年底的一场智库论坛上指出,中国与伊朗拓展油气合作的潜力巨大。当前,伊朗油气上游领域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埃尼公司占据,而下游领域则由伊朗国内企业控制,在设计领域还是发达经济体的公司拥有优势。

  “当前,中东油气装备市场75%的份额由西方公司占据,而中国企业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他指出,具体到伊朗,调研显示,中国企业在钻完井装备方面拥有“高”占有率,但在油田生产装备、油气处理装备、LNG压缩设备、油轮、炼化装备方面的占有率都是“低”水平。

  “中国在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方面发展迅速,竞争力不断提升,我们是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 王震指出,中国国内炼油能力为7.6亿吨,2020年将达到8.6亿吨,处于比较过剩的状态,与之相适应的是发展迅速的炼油技术。特别是在管网建设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多年一直在发展大口径、长距离的干线管道,在这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更多石油天然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石油天然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