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行业中,医药流通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目前药品流通行业存在企业多小散、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不高的问题,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间,推行“两票制”将重塑医药流通模式,有助于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据悉,该《意见》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共开出17剂“药方”,是药品领域全链条、全流程的重大改革政策。
有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意见》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注入改革动力,其中,创新药产业、医药流通领域将进一步受益改革红利,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意见》的实施将明显提升我国药品质量,对于推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确立公众对国产药的信心,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药品领域向来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次《意见》针对我国药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药品价格虚高等突出问题,从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全流程提出了17条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据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将通过采取整治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规范医药代表行为、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等改革措施,对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意见》明确,在流通环节重点整顿流通秩序,改革完善流通体制。一是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城乡药品流通网络。二是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三是落实药品分类采购政策,逐步扩大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品种范围,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四是加强药品购销合同管理,违反合同约定要承担相应的处罚。五是整治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企业、医疗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加强对医药代表的规范管理,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六是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促进价格信息透明。七是积极发挥“互联网+药品流通”的优势和作用,方便群众用药。
据了解,在此前“多票制”的环境下,很多中间环节并不规范,比如容易产生“挂靠”“过票”等购销环节违法违规行为。而“两票制”的基本要求是,“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购销发票,流通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开一次购销发票”。根据目前确定的时间表,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实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
一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两票制”落地,未来缺乏品种资源和终端医院覆盖不足的区域型中小商业公司或将出局。随着监管力度,尤其是票据查处力度的加强,部分非规范性企业也将逐步退出市场,拥有较强上游工业品种资源以及下游渠道优势的龙头商业公司将迎来并购整合机遇,预计未来各省份或将最终形成3(国药、华润、上药)+1(九州通)+N(各省份区域龙头)的新商业格局。
国泰君安在一份研报中提出,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为16613亿元,较上年增长10.2%,行业增速从15%至20%下滑到10%左右。“两票制”、营改增和流通行业自查等多项政策的综合推进,将使以小规模市场代理业务为主的企业无以为继,新一轮整合浪潮不可避免,地区性龙头,资金实力雄厚,下游标的资源丰富,在流通体系变革中更占优势。
事实上,在“两票制”最先落地的福建省,药品配送商已大幅减少。有数据显示,福建省2012年药品配送商达176家,而据福建省药品集中采购网最新数据,2016年配送商仅40家左右,近80%企业消失。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医药流通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预测,就流通领域而言,随着“两票制”的推行,医药流通行业的兼并重组将进入高潮。
更多医药流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药流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