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家电行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夏普被鸿海收购,东芝的家电业务被美的并购,三洋电视早前也被长虹接手,中国家电企业力量不断壮大。2017年随着行业转型省级的加速,业内人士分析2017年或是我国家电行业拐点年。
据日前,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家电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2016年家电行业用户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国产品牌竞争力有所提升,消费者对部分品牌的认可度已超越国外品牌。
1、国产品牌认可度正在提高
2016年,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手机、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七大类产品中,冰箱、空调、洗衣机及热水器的满意度均高于80分(满分100分),属于较高水平,相比去年下降幅度不大;电视和手机满意度有所提升,但这两类产品用户满意度依旧低于其他产品。可以发现,品牌形象和感知质量继续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其中,冰箱满意度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依次是:海尔、西门子、博世、美的和海信;空调满意度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依次是:格力、大金、海尔、海信和美的;洗衣机满意度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依次是:海尔、西门子、博世、海信和美的;电视的满意度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依次是:海信、三星、乐视TV、长虹和夏普;燃气热水器满意度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依次是:海尔、方太、A.O.史密斯、万和、美的。
显而易见,国产品牌在测评中占据大部分席位,其中部分品牌排名超过国外品牌,说明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正在提高。
“产品质量是影响净推荐值的关键因素。家电企业应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根据不同顾客群体对产品推荐与否的根本原因进行系统化管理,提升用户体验。”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说。
2、家电行业产品故障率同比下降
测评结果显示,2016年,家电行业产品故障率同比下降,除手机外,其他家电产品故障率均低于10%;除冰箱外,其他产品故障解决率均超过90%,同比有所提升。但用户对售后维修服务满意度评价仍较低,对维修服务及时性、规范性、服务周期和服务态度不满意的提及率超过20%。除手机外,用户选购家电产品的首要渠道仍是家电大卖场。但随着电商逐步规范以及物流迅猛发展,家电产品线上销售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线下,家电销售渠道正逐步向线上转移。与此同时,家电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所增加,比如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对冰箱空间设计和噪音的要求更高,家庭月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用户对保鲜性能的需求更高。
尽管2017年开局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无序波动,成为压在所有家电厂商面前的一块“拦路石”;阴晴不定的天气和无法把握的运气,让众多家电厂商不敢再继续此前的压货式营销;迟迟难以突破的家电硬件创新,却面临着越来越挑剔用户需求。但家电行业的春天已越来越近。
2016-2021年中国轻工和家电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总体来看,在经历过去2-3年多的行业底谷持续变革求生,甚至是试错折腾之后,家电产业似乎看到了一轮发展的新春天曙光。这并非假象,只是阶段性的提前释放。应该说,真正的春天还需要再等待几年。
但是对于一些战略布局和行动部署超前展开的家电企业来说,确实已经真实感受到来自行业的一点妩媚春光。也就是说,家电行业确实出现阶段性春天复苏的迹象,但是这并非属于全行业。一部分家电企业和渠道的洗牌还在继续,出局不可避免。
首先,从家电业最核心竞争力产品来看,持续多年的家电智能化转型,虽然没有真正成为家电产业发展的新红利,却带动了一大批家电企业推动产品品质提升、功能稳定的转型热潮。特别是在制造的智能化过程中,推动产品的生产效率、品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解决了过去多年以来家电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大问题。同时这也将会聚焦更多家电厂家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家电产品的功能提升和体验提升。先解决家电硬件自身的一系列痛点,再推动产品与产品的连接和生态问题。无疑,在打造家电好产品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已经在路上,并且找到了新的感觉。
产品是一切家电竞争和转型的根基。过去两年中国家电产业产品力提升的关键,就在于品质和稳定性提升,产品外在的附加值提升,以及从产品到服务的家电厂商系统服务力提升。
其次,从家电业最常用竞争手段价格来看,价格战已经偃旗息鼓。一方面,是家电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而且呈现不规则暴涨。但是国家却提前出手,严禁家电企业在终端市场上的持续涨价行为,带来的结果则是家电厂商必须要价格求价值;另一方面,一轮品质、高端的消费热潮,正扑面而来。目前,这一股高端家电消费热潮,整体规模不会呈现放量大涨的局面和趋势,但是对于推动少数家电厂商推高端、卖高端,还是存在很强的引爆作用。
弃低价战转向高价值战,这是家电转型的最大成果之一,也是推动家电厂商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再者,从家电业最基础转型平台渠道来看,一轮围绕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店的较量已经接近尾声,整个家电分销渠道的竞争开始从单一的电商实体店走向双线融合。接下来存在于家电渠道之间的窜货、乱价等情况虽然不会消失,但是实体店和电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多的从对阵转向合作,同时全面回归产业竞争本位的用户需求抢夺,拼的是效率和速度、比的却是服务和体验。这将会带给家电产业将更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用户身上。
渠道的恶斗只会产生内耗,并带给家电产业的转型添乱。当家电实体店与电商开始从竞争走向竞合则意味着,整个家电企业的转型也将加速达到胜利的彼岸。
此外,从家电业最有效竞争武器促销来看,在经历了过去几年持续的家电促销推广体系从坐商向行商的转型之后,以及一系列家电厂商联手推动的“超级品牌日”、“工厂直销”、“酒店团购”等终端推广试点和落地之后,无论是家电厂家还是商家都开始重视在终端市场面向用户的“临门一脚”引爆。由此还在推动家电实体店的引客上门和电商网店的引流思路,彻底围绕用户和需求在哪里,商业零售服务就推向哪里。
终端推广能力的提升,事关家电产品的高端化转型,以及去低价格战竞争,成为家电厂商在寒冬市场中寻找增长的最有效、最直接手段。可以说经过2年多的主动亮剑和探索,一些家电厂商在终端推广的能力已经是如火纯青。
眼下虽然众多家电厂商还处在寒冬之中,但是冬天已经到来,自然春天就不再遥远!
更多家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家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