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步入快车道。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要求加快出台促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在两年内分区域实施小煤矿兼并重组,同时力争到2020年底,全国形成10个左右亿吨级“巨无霸”。此外,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股权置换、资源互保等方式加强跨地区去产能协作。
自2012年开始,我国煤炭产业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煤炭企业经营陷入低谷。为着力解决煤炭行业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
2016-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表明,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经退出煤炭产能超过4亿吨,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的50%。通过持续开展淘汰落后、治理违法违规和煤矿安全体检以及超层越界开采整治联合行动,煤炭生产秩序进一步规范。此外,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浮动比例的定价机制,为保障煤炭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需求端出现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3个百分点。这也带动了煤炭需求回暖。
姜智敏指出,煤炭行业未来发展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推动行业改革发展。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将向结构优化、相关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创新转变,新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全行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近年来,企业加快供给侧改革,主动引导重组矿井、衰老矿井退出市场。截至今年7月中旬,关闭30余对矿井,转岗分流近3万名职工。
在“去产能”的同时,集团谋划构建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等4大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物流贸易等产业体系。在叶县,新建年产百万吨的尼龙产业园。“我们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新机遇!”李磊说。
尼龙做“加法”,新能源、新材料做“乘法”。在襄城县产业集聚区,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在生产一张张薄如发丝的单晶硅片。经过制绒、镀膜、烧结等工序,单晶硅片变成太阳能电池片,身价提升近一倍。公司负责人顾鹏说,项目设计规模4000兆瓦,一期2000兆瓦建成投产。二期投产后,可年产高效单晶硅电池片11.2亿片。
数据显示,2016年,非煤板块在平煤神马集团营业收入中已占80%;从业人员10万人,占比近50%。2017年上半年,集团实现盈利4.6亿元,成功度过建矿6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河南省国资委负责人说,2016年河南全面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以“三煤一钢”为重点,推动产权改革、加强国企党建等,力争三年内完成脱困目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管企业实现盈利53.5亿元,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