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英媒:跨国公司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节节败退

英媒:跨国公司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节节败退

2018-01-01 09:48:2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仅次于美国的利润最丰厚的医疗市场中国,全球最大医疗器械制造商们的销售额正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北京发起旨在促进本土企业发展的攻势,正削减其在华市场份额,分析人士称这种趋势将加速。

  在经济越发富裕但人口迅速老龄化以及政府增加支出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价值已达4620亿元(约合740亿美元),且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去年,中国进口200多亿美元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以强生、飞利浦、西门子和通用电气等医疗行业巨头生产的高科技设备为主。但北京显然有意改变此种状况。按照“中国制造2025”计划,北京希望中国县级医院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将分别在2020年和2025年增至50%和70%,并在该过程中寻求打造有能力征服出口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

  该计划正得到大力执行。尽管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却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范围内。美欧称此类攻势正对其在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构成威胁。

  由于中国的医疗器械通常价格相对较低,该攻势在一定程度上与北京意在削减医疗成本有关。官员以报销范围越来越大的医保基金为杠杆。这令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迅速转向本土公司占主导地位的设备,比如心脏手术使用的血管支架等。“患者用进口支架医保不报销。因此我们使用国产的”,四川医生李强(音)如是说。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罗英(音)说,过去5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整形外科植入物方面的市场份额已从80%降至不足50%,“随着中国企业的研发和商业实力越发强大,它们正在更多医疗器械行业攻城略地。”

  麦肯锡合伙人弗洛里安·西恩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仍是“许多跨国企业以两位数增长的市场……但中国本土企业成长更迅速。”随着中国寻求增加本土产品使用,若想跻身其中,就应认真考虑本地化战略。

  业内人士说,目前趋势是国内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本土产品变得越来越好。但不可能都仅购买国产设备,许多设备中国仍无法生产。这未能阻止中国企业追求最高科技产品。专家表示,一旦中国企业能够生产这些设备,(国内)医院就将转向它们。

更多医疗器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